正義的理念

正義的理念

《正義的理念》是2012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馬蒂亞·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正義的理念正義的理念
圖書名稱:《正義的理念》
作者:阿馬蒂亞・森
出版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出版時間:2012年6月

內容簡介

《正義的理念》是自《正義論》(約翰・羅爾斯著)問世以來,有關正義的最重要的論著。我們為什麼需要正義的理論?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正義理論?阿馬蒂亞・森認為:我們需要超越,而不只是停留在對於不公正的直觀感受上;我們必須通過理智的審思來對我們日常感受到的不公正進行批判性考察,才能確定我們目睹的悲劇是否可以成為譴責的依據,才能將不可抗阻的災害與本可預防而未能阻止的人禍區分開來,才能將我們的視野由對於慘狀的單純觀察和施救,轉向對於其中不公正現象的深刻分析和解剖。 森還明確指出,研究正義問題,需要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制度和規則上的探討上;需要關注如何減少不公正,而不是局限於尋找絕對的公正;我們的視野可以遍布全球,而不是僅僅局限於某個國家的邊界範圍以內。任何人都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把正義以及與此相關的自由、民主和人權思想貼上西方世界的標籤。阿馬蒂亞・森的正義理念: ● 我們需要尋找的並非是絕對的正義,而是致力於減少明顯的非正義。 ● 正義需要關注實際的生活與現實,而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制度和規則上 ● 正義需要允許多種不同的正義緣由的同時存在,而不是只允許一種正義緣由的存在。 ● 正義應強調公共理性和反思,而不是尋找一成不變的公理性答案。 ● 正義需要“開放的中立性”,需要超越地方、國家的邊界,在全球範圍內評價一國內部的公正。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正義的要求
第1章 理智與客觀
第2章 羅爾斯及其超越
第3章 制度與人
第4章 聲音與社會選擇
第5章 中立與客觀
第6章 封閉的中立性與開放的中立性
第二部分 理智思考的形式
第7章 位置、相關性和幻象
第8章 理性與他人
第9章 中立緣由的多元性
第10章 現實、後果與主體性
第三部分 正義的實質
第11章 生活、自由和可行能力
第12章 可行能力與資源
第13章 幸福、福利與可行能力
第14章 平等與自由
第四部分 公共理性與民主
第15章 作為公共理性的民主
第16章 民主的實踐
第17章 人權及其全球性
第18章 公正與世界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森1933年生於印度,現在仍然保留印度國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