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亮堂

乾隆五十九年(1794),義方、義言、義齊興建燕山書院與正亮堂,於嘉慶十一年(1806)竣工,正亮堂大樑上“嘉慶十一年丙寅”紀年尚存。

正亮堂正亮堂
正亮堂位於吉安市遂川縣堆子前鎮鄢背村井下村民小組4號。清乾隆間,基祖黃由相率義方、義言、義齊三子開新基於井下村,乾隆三十八年(1773),黃由相去世後,乾隆五十九年(1794),義方、義言、義齊興建燕山書院與正亮堂,於嘉慶十一年(1806)竣工,正亮堂大樑上“嘉慶十一年丙寅”紀年尚存。
正亮堂客家大屋座南朝北,一排五棟,歇山頂,二重檐,二層磚木結構,外牆為水磨青磚砌成,內牆用土磚、板扉隔棧,俗稱“銀包金”,分為正亮堂祠和住宅幾大部分。中間“正亮堂”最高,兩側對稱的民宅依次矮50公分,四周圍牆環繞,整體平面前圓後方。
正亮堂為黃氏宗祠,一井兩進,正廳“正亮堂”牌匾高懸,滿室雕樑畫棟,藻井是描金浮雕“魚龍圖”,儺撐為兩對獅子滾繡球圖,活靈活現,四周圍屏都是用硬木雕刻而成,畫面故事人物生動傳神,花鳥圖案典雅精細,天花板用米漿拌含特選黃土為底色,再在底色上繪畫,色彩亮麗別致,客家居室彩繪風格非常突出。
住宅平面呈橫排長方形,二井三進,有9個廳堂,18個天井,99間房,當地人稱“九廳十八井”。房屋過道縱橫連貫,有分有合。屋內的門窗、隔扇,大都選用堅硬木材雕刻鎏金,外牆上的窗戶用紅粉石雕成。
住宅左右兩側,設有“桂室”、“蘭亭”兩座一廳兩廂的建築,為當年的書房。住宅前,依次由坪場、屏牆、聚星池、以及外圍呈半圓形土圍子。坪場占地860平方米,地面用鵝卵石鋪就,坪場與水池間有一道1.26米高的屏牆,屏牆以外的聚星池占地1280平方米,池外設一道半圓形,3米高,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的圍牆。牌坊式院門開在西花房以外的坪場與池塘結合部,院門外側有一眼古井,水質甘甜,日供300人飲用而不涸。(高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