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與聆聽:中西方歌唱技術的歷史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民歌的唱法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音樂;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平裝: 170頁
ISBN: 7103035202
條形碼: 9787103035207
尺寸: 25.6 x 18.6 x 1.4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周映辰,女高音歌唱家,聲樂表演碩士,2003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現任教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周映辰多年致力於聲樂藝術探索,經常參加國內外聲樂界的演出與學術交流活動,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1996年獲全國高校教師聲樂比賽一等獎,1998年獲第八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美聲唱法第三名,2002年獲第七屆“金號獎”聲樂大賽“全國十佳歌手獎”,2003年獲第八屆“金號獎”聲樂大賽“全國最佳歌手獎”。
周映辰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有譯著《西方文化中的音樂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以及《周映辰專輯——中國藝術歌曲精選》(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2006年)。

內容簡介

《歌唱與聆聽:中西方歌唱技術的歷史研究》試圖闡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什麼會出現那樣一種唱法,那種唱法與歷史、與當時的人文思想狀況有什麼關係……對於歌唱的演變,現在學聲樂的人知道的還是太少了。不知道過去,怎么能把一首歌唱好?是不可能的。不但過去的作品唱不好,現在的作品也不會唱好,因為現在的作品是從過去演變來的。

目錄


題記
第一章 歌唱的源流
序曲
第一節 人類早期的歌唱
樂舞與歌唱
作為歌曲的《詩經》與《楚辭》
古希臘時期的歌唱
第二節 中國古代的歌唱理
《樂記》的歌唱觀
唐代的"歌唱發聲法"及白居易的觀點
沈括談"字聲結合"
《唱論》與歌唱技法
《樂府傳聲》談歌唱的"咬字"與"吐字"
第三節 歐洲中世紀的聖詠與游吟歌
聖詠的背景
格里高利聖詠與歌唱
游吟詩人的歌唱
名歌手
新藝術
第二章 西方歌曲的種類及歌唱
序曲
第一節 歌劇與演唱
歌劇的誕生
美聲唱法的出現
分析與演唱:《阿瑪麗莉》
閹人歌手的歌唱
格魯克對美聲唱法的變革
莫扎特對莢聲唱法新的要求
分析與演唱:《求愛神給我安慰》
貝多芬的歌劇與演唱
精通歌唱藝術的威爾第
分析與演唱:《女人善變》
華格納對歌唱技術的要求
第二節 清唱劇與演唱
專注於聽覺的清唱劇
清唱劇的演唱
亨德爾的《彌賽亞》
分析與演唱:《哈利路亞》
第三節 康塔塔與演唱
康塔塔的基本音樂形式
斯卡拉蒂的作品
分析與演唱:《紫羅蘭》
巴赫的康塔塔
分析與演唱:《我忠誠的心哪》
第四節 19世紀的藝術歌曲與音樂會演唱
音樂對時代的回應
音樂詩人舒伯特
分析與演唱:《魔王》
舒曼:鋼琴對歌詞的評論
分析與演唱:《戒指戴在我手上》
孟德爾頌:純粹、精緻、詩意、燦爛
藝術歌曲的演唱與音樂會
音樂會曲目的安排
第三章 西方歌唱技術的引進
序曲
五線譜的傳入
《切奇娜》:在中國上演的第一部歌劇
"美育"的提出
美聲唱法的傳入
第四章 歌唱的方法
序曲
第一節 歌唱的呼吸
呼吸的基本技巧
蘭佩爾蒂學派的"呼吸"觀
加西亞學派的"呼吸"觀
卡魯索對吸氣的見解
第二節 發聲與共鳴
發聲的器官與發聲的技巧
共鳴的技巧
20世紀關於"發聲"和"共鳴"的理論
第三節 聲音的類型
音色
音域
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聲音就是角色
第四節 哼鳴:作為一種特殊的訓練與歌唱
哼鳴是開發鼻腔共鳴的有效手段
哼嗚作為一種特殊形態的歌唱方式
分析與演唱:《月夜綺思》(女高音與大提琴)
第五章 印象主義與表現主義歌劇的演唱
序曲
第一節 德彪西的印象主義
羅曼·羅蘭的描述
德彪西與印象主義
深夜有著女性般的溫柔
分析與演唱:《木馬》
第二節 勛伯格的表現主義作品
勛伯格的無調性
從丑角到精神錯亂者
勛伯格的朗誦唱
第六章 科學的影響與20世紀的歌唱
序曲
第一節 科學對歌唱的影響
兩次革命性的影響
電子設備、欣賞習慣、新唱風
第二節 音樂劇的歌唱
音樂劇與低吟唱法
音樂劇中的不同唱法
格什溫的音樂劇
第三節 美國的流行音樂
科學對審美習慣的影響
鄉村音樂與披頭士音樂
第七章 中國藝術歌曲與歌唱
序曲
第一節 李叔同的藝術歌曲
學堂樂歌的出現
《送別》的跨文化性
第二節 蕭友梅等人的藝術歌曲
蕭友梅的《問》
分析與演唱:《問》
趙元任:歌唱與理論
第三節 中國古典藝術歌曲
姜夔的詞與曲
重新譜曲的古典詩詞
分析與演唱:《楓橋夜泊》
第四節 中國藝術歌曲的歌唱
第八章 中國的歌劇與演唱
序曲
第一節 中國歌劇的出現
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
聶耳的"話劇加歌唱"
第二節 新歌劇《白毛女》
新歌劇
賀敬之談《白毛女》的"不完美"
分析與演唱:《白毛女》選段《我要活》
第二節 民族歌劇《江姐》
《白毛女》之後
《江姐》的主題曲與《卡門》
分析與演唱:《紅梅贊》
第四節 中國歌劇唱法的演變
土嗓唱法與戲曲唱法
民族唱法與歌劇
美聲唱法與《江姐》
第九章 中國民歌以及民族唱法
序曲
第一節 中國民歌
民歌的分類
號子
山歌
小調《茉莉花》的傳播
分析與演唱:河北南皮《茉莉花》
第二節 中國民族唱法
民歌的唱法
民族唱法
第三節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異同
尾聲
附錄1 《從音樂研究會到音樂傳習所——中國20世紀初的音樂教育》
附錄2 徐大椿的《樂府傳聲》(節選)
附錄3 國際音標、元音、輔音對比表
附錄4 《卡魯索的發聲練習》(節選)
主要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