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能力的培養

歲前的幼兒,能欣賞兒歌和聽恐怖行動十分短小淺顯的故事,尤其是圖畫故事。嬰幼兒雖然在咿呀學語的階段,缺乏理解和運動語言的能力,但聽覺能力較強,已能辨別音響,愛聽優美、有韻律的音樂。這時,兒歌應進入他的生活領域。泰戈爾說過,“從母親嘴裡聽來的兒歌,就是孩子們最初學到的文學。在他們的心上最有吸引和盤據的力量”。嬰幼兒非常喜歡兒歌,因為兒歌音調和諧、節奏鮮明、讀得流暢、念得響亮、聽得舒服,韻律和節奏還能喚起嬰幼兒歡愉快的快感,而且內容淺顯,附和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如“不白兔”的兒歌:
小白兔,白又白,兩個耳朵堅起來。
兩句話就把小白兔是白色的,有兩隻大耳朵的特點寫了出來,非常形象,孩子容易接受。又如“會叫的鞋子”:
我的鞋子真好笑,走起路來嘰嘰叫,小貓把我當老鼠,跟在後面喵喵叫。
幼兒通過兒歌會學到許多簡單的辭彙發音,逐漸可以跟著家和吟唱或說簡短的歌謠。所以兒歌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觸的文學語言。除兒歌外,十分短小,意思淺顯的小故事幼兒也能欣賞如“貓抓老鼠的故事”、“小耗子偷油喝的故事”、“撥蘿蔔的故事”等,文字淺顯,形象具體,適於此年齡組的小孩欣賞。
教兒歌時要注意,先給孩子讀2~3遍,讓孩子大概熟悉兒歌的內容。然後給孩子逐句逐段的分析,使之形成記憶,再分句跟讀。從短句開始讀,然後再連起來讀。教時吐字要清楚,要讓孩子看發音的口形,注意語調、語速、必要的停頓和感情霜準確形象地表達原作的內容。以後不斷鞏固和強化,使小孩的大腦形成較牢固的記憶,下面介紹幾首簡單的兒歌:
排排坐
佚名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個,我一個,
弟弟睡著了,
給他留一下。

小耗子
佚名
小耗子,上燈台,
偷油吃,下不來,吱兒吱兒叫奶奶,
奶奶不肯來,
嘰里咕嚕滾下來。

下雨了
陳昱
大風呼呼吹,
大雨嘩啦啦。
小雞和小鴨
站在大樹下。
小雞嚇得嘰嘰嘰,
小鴨樂得嘎嘎嘎。

小寶寶起得早
嚴冰兒
小寶寶,起得早,
天天鍛鍊身體好。
伸伸腿,彎彎腰,
將來長大把國保。

太陽公公起得早
嚴冰兒
太陽公公起得早,
它怕寶寶睡懶覺。
爬上視窗瞧一瞧,
咦?寶寶不見了。
寶寶正在院子裡,
“一二、一二”做早操。

數字歌
余近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斤斗,
七八九,拍皮球,
張開兩隻手,
十個手指頭。

手拉手
小朋友,手拉手,
一個跟著一個走,
圍個圓圈象皮球。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個,
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
一二三四五。

鏡子
我對你,笑嘻嘻,
你對我,笑咪咪,
我要伸手來拉你,
不知你藏在哪裡。

指甲長長
指甲長長不剪掉,
又像小貓又像豹。
小手伸給奶奶瞧。
奶奶見了嚇一跳。

高高山上一條藤
高高山上一條藤,
藤條頭上掛銅鈴。
風吹藤動銅鈴動,
風定藤停銅鈴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