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抗靜電劑

橡膠抗靜電劑

概念
任何物體都帶有本身的靜電荷,這種電荷可以是負電荷也可以是正電荷,靜電荷的聚集使到生活或者工業生產受到影響甚至危害,將聚集的有害電荷導引/消除使其不對生產/生活造成不便或危害的化學品稱為抗靜電劑。 英文:antistatic agent, ASA
抗靜電劑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劑的特徵,結構上極性基團和非極性基團兼而有之。常用的極性基團(即親水基)有:羧酸、磺酸、硫酸、磷酸的陰離子,胺鹽、季銨鹽的陽離子,以及-OH、-O-等基團,常用的非極性基團(即親油基或疏水基)有:烷基、烷芳基等,從而形成了纖維工業常用的五種基本類型的ASA,即胺的衍生物,季銨鹽,硫酸酯、磷酸酯以及聚乙二醇的衍生物。ASA 當塗層用時,疏水基團吸附於材料表面,最外層形成一層ASA 的分子層; 當採用共聚方法形成雙組分纖維時,外部的ASA 分子層受到破壞,內部的ASA 便可以滲透到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有一個平滑的ASA 分子層,表面摩擦係數的降低使靜電產生幾率減少,但外用ASA 耐洗牢度不好,可考慮用反應性化合物與纖維在高溫下形成共價鍵結合[11]。
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機溶劑作為溶劑或分散劑,進行塗覆疏水基團附著於材料表面,向外排列的親水基團吸收環境中的微量水分,因為水是高介電常數的液體而形成導電層,並且纖維中所含的微量電解質也一定程度地降低表面電阻;用於織物的ASA 多為飽和長碳鏈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因纖維表面呈負電性而容易被吸附形成濕氣膜,這樣材料摩擦間隙的介電常數也明顯提高;如果ASA 為離子化合物時,本身便具有離子導電作用[12]。內用ASA 在聚合物中分布是不均勻的,當添加到一定數量時,複合材料的表面會形成一層親水基團向外排列的膜,同時內部的ASA 能向表面滲透以抗靜電劑補充膜層的缺損;因此ASA 與聚合物的相容程度便形成了矛盾的兩方面,相容性好會使向外表滲透速度放慢,難以及時補充表層ASA 損失,反之又會使材料過早地喪失抗靜電性能。
危害
靜電利與弊的利用和防止靜電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種危害來源於帶電體的互相作用。在飛機機體與空氣、水氣、灰塵等微粒摩擦時會使飛機帶電,如果不採取措施,將會嚴重干擾飛機無線電設備的正常工作,使飛機變成聾子和瞎子;在印刷廠里,紙頁之間的靜電會使紙頁粘合在一起,難以分開,給印刷帶來麻煩;在製藥廠里。 由於靜電吸引塵埃,會使藥品達不到標準的純度;在放電視時螢屏表面的靜電容易吸附灰塵和油污,形成一層塵埃的薄膜,使圖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紡衣服上常見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塵,也是靜電搗的鬼。 靜電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靜電火花點燃某些易燃物體而發生爆炸。漆黑的夜晚,我們脫尼龍、毛料衣服時,會發出火花和“叭叭”的響聲,這對人體基本無害。但在手術台上,靜電火花會引起麻醉劑的爆炸,傷害醫生和病人;在煤礦,則會引起瓦斯爆炸,會導致工人死傷,礦井報廢。 在二十世紀中期,隨著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廣套用, 一方面,一些電阻率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如塑膠、橡膠等的製品的廣泛套用以及現代生產過程的高速化, 使得靜電能積累到很高的程度, 另一方面,靜電敏感材料的生產和使用, 如輕質油品, 火藥, 固態電子器件等, 工礦企業部門受靜電的危害也越來越突出, 靜電危害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後果和損失。曾使得造成電子工業年損失達上百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潛在的損失。在航天工業,靜電放電造成火箭和衛星發射失敗,干擾航天飛行器的運行。在石化工業,美國從1960年到1975年由於靜電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達116起。1969年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荷蘭、挪威、英國三艘20萬噸超級油輪洗艙時產生的靜電引起相繼發生爆炸以後,引起了世界科學家對靜電防護的關注。我國近年來在石化企業曾發生30多起較大的靜電事故, 其中損失達百萬元以上的有數起。例如上海某石化公司的2000m3甲苯罐, 山東某石化公司的膠渣罐, 撫順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等都因靜電造成了嚴重火災爆炸事故。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工業已開發國家都建立了靜電研究機構。 靜電危害起因於靜電力和靜電火花,靜電危害中最嚴重的靜電放電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人們常說,防患於未然,防止產生靜電的措施一般都是,改造起電強烈的工藝環節,採用起電較少的設備材料等。最簡單又最可靠的辦法是用導線把設備接地,這樣可以把電荷引人大地,避免靜電積累。細心的乘客大概會發現;在飛機的兩側翼尖及飛機的尾部都裝有放電刷,飛機著陸時,為了防止乘客下飛時被電擊,飛機起落架上大都使用特製的接地輪胎或接地線; 以泄放掉飛機在空中所產生的靜電荷。我們還經常看到油罐車的尾部拖一條鐵鏈,這就是車的接地線。適當增加工作環境的濕度,讓電荷隨時放出,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靜電。潮濕的天氣里不容易做好靜電試驗,就是這個道理。科研人員研究的抗靜電劑,則能很好地消除絕緣體內部的靜電。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於靜電,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氣,揚長避短,也能讓它為人類服務。比如, 靜電印花、靜電噴塗、靜電植絨、靜電除塵和港電分選技術等, 已在工業生產和生活中得到廣泛套用。靜電也開始在淡化海水,噴灑農藥、人工降雨、低溫冷凍等許多方面大顯身手,甚至在宇宙飛船上也安裝有靜電加料器等靜電裝置。

分類
根據用法的不同,表面活性抗靜電劑有兩種,即外用的和內用的、外用的、或局部的抗靜電劑是通過噴撒、擦搽或浸漬而施於聚合物的表面。這種外用抗靜電劑雖然適用於多種聚合物,但它們的效力只是暫時的,事後與溶劑接觸或與它物磨擦很容易失掉。內用抗靜電劑則是在聚合物加工過程中摻合於其中。這樣的表面活性抗靜電劑能夠補充因搬運處理而被磨蝕的抗靜電功能。這種內用抗靜電劑的作用有賴於噴霜。這裡噴霜的意思是指加入於樹脂中的內用抗靜電劑部分地向聚合物表面遷移的過程。因此,內用抗靜電劑具有長期的抗靜電保護作用。 表面活性抗靜電劑可分為陽離子型的、陰離子型的和非離子型的。

陽離子抗靜電劑
通常是些長鏈的烷基季按、磷或領鹽,以氯化物作平衡離子。它們在極性基質中,如硬質聚氯乙烯和苯乙烯類聚合物中效果很好,但對其熱穩定性有不良影響。這類抗靜電劑通常不得用於與食物接觸的物品中;而且抗靜電效果僅為乙氧基化胺類之類內用抗靜電劑的1/5到1/10。
陰離子抗靜電劑
通常是些烷基磺酸、磷酸或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鹼金屬鹽,也是主要用於聚氯乙烯和苯乙烯類樹脂中;它們在聚烯烴類樹脂中的套用效果與陽離子抗靜電劑相似。在陰離子抗靜電劑中,烷基磺酸鈉已廣泛套用於苯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碳酸酯中。

非離子型抗靜劑
如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代表著最大的一類抗靜電劑。它們廣泛地套用於聚乙烯、聚丙烯、ABS和其他苯乙烯系聚合物中。現在生產銷售的有好幾種乙氧基化烷基胺,其區別在於烷基鏈的長度和不飽和度的大小。乙氧基化烷基胺是很有效的抗靜電劑,即使是在相對濕度低的情況下亦然,而且長期有效。這類抗靜電劑已獲聯邦食品醫藥管理局批准,套用於與食品間接接觸的物品中,其他商業上有價值的非離子型抗靜電劑還有乙氧基化烷基酸胺,如乙氧基月桂酷胺,及甘油一硬脂酸酯(GMS)。乙氧基月桂酷胺適用於在濕度小的環境裡使用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而且要求有速效長效的抗靜電功能的場合。GMS類抗靜電劑則只考慮用於加工過程中的靜電保護。儘管GMS向聚合物表面遷移的速度快,但它不能像乙氧基化烷基胺或乙氧基化烷基酸胺那樣發揮持久的抗靜電作用。 可以將高達75%的液體或低熔點的乙氧基化烷基肢和聚合物摻合製成濃縮母料,這些母料是自由流動的小球狀產品,易於裝運,而其混煉時易於分散。乙氧基化烷基胺母料的優點可歸納如下: (1)分散性好,添加了預分散活性材料。 (2)裝運性好,自由流動的小球狀產品,易計量,易混合。 (3)加工性能好,在擠出機中少有螺桿打滑。
使用方法
抗靜電劑的最佳選用和添加量取決於聚合物的性質、加工方式、加工條件、其他助劑的種類和多少、相對濕度和聚合物的最終用途。為了獲得足夠的抗靜電作用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抗靜電保護作用的生成速度和持續時間可以通過提高抗靜電劑的濃度而增加。但是,過量使用抗靜電劑可能導致最終製品的表面油滑,有損於印刷性能或粘合性能。未經處理的無機填料和顏料,可將防靜電劑分子吸附到它們的表面上,從而降低抗靜電劑的作用。這種現象可以由增加抗靜電劑的用量而得以補償。但是,對於那些與食物接觸的用品而言,抗靜電劑的添加量必須符合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規定(詳見“聯邦規定法典,21(21CFR)”)。(CodeofFederalRegulations,Title21(21CFR))。 用於聚乙烯時,選用何種乙氧基化烷基胺抗靜電劑需考慮它們的物理形態,即膏狀、液體、小顆粒或固體。如果乙氧基化牛脂胺因其呈膏狀而不能處理,則可用液體的乙氧基化油胺。在高溫加工的條件下(180℃以上),可以選用乙氧基化硬脂酞胺。如果需要速效抗靜電作用,則可選用乙氧基化月桂酷胺。用於聚丙烯時,要考慮的問題與用於聚乙烯時相仿。無論用於哪種樹脂,都必須考慮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有關各項用途的規定限度。用於苯乙烯系聚合物時,建議選用乙氧基化椰子胺或其某一種適當的母料。
混配與加工
一般情況下抗靜電劑是在密煉機或擠出機中與顏料和其他助劑一起混配。從技術上講,純抗靜電劑,如乙氧基化烷基胺,還有另外一個優點,那就是在液體注射成型過程中它可以熔融,從而起顏料母料分散劑的作用。抗靜電劑母料可以直接加入到最終加工設備中去。內用抗靜電劑的作用與最終製品的生產加工條件有很大關係。例如,注射成型製品的抗靜電性能取決於模具的溫度。通常,模具的溫度較低時,抗靜電劑遷移較快,從而改善抗靜電性能。 評價抗靜電劑效果的測試方法有兩個:表面電阻(率)法和靜電衰變法;這兩種方法都在廣泛地使用。 根據ASTMD257—78的定義,材料的表面電阻率是電勢梯度與材料表面單位寬度上通過的電流之比,它原則上與試樣的幾何形狀有關。將兩個電極放置於塑膠樣品表面的同一側,並給電極通過直流電;測量通過試樣的電流,並計算電阻;然後把表面電阻率的測量結果用歐姆表示出來。 根據聯邦測試方法4046的定義,靜電衰變是指感應電荷的放電速度。將試樣(通常是薄板或薄膜)置於兩個電極之間,電極與樣品表面的距離為數毫米。一個電極接連於電源,另一個電極連線於電流表和記錄器,由一個電極在樣品表面上感應的電荷所引起的電場變化由另一個電極測量。抗靜電樣品將表現出感應電荷的衰變。衰變半衰期(以秒計)便是電荷由其最初值衰減一半所需的時間。 另一個廣泛套用於工業的標準測試方法是美國軍用標準,專用於電子產品的包裝。選擇哪種合適的方法要看需要進行檢測的塑膠的最終用途。 塑膠本身的電阻率為1014歐姆,當按表亞所示的添加量加入抗靜電劑時,電阻率可能會下降到1013至109歐姆。若欲進一步降低電阻率只能依靠改進導電性能,如使用導電炭黑。近期發展 抗靜電包裝技術正在發展,以強調對環境的關切。廣泛使用的乙氧基化烷基胺現在採用可多次利用的散裝容器包裝。供貨商傾向於生產濃縮度更高的抗靜電劑,到用戶手裡以後可根據加工需要進行稀釋。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減少固體廢物的處理成本。通過開發高濃度抗靜電劑,生產廠商可以一次裝運較多的抗靜電劑而減少需由用戶處理的包裝容器的數量。 從技術上來看,很多的研究開發工作依然繼續圍繞著電子產品的包裝市場。乙氧基化月桂醯胺,通常被視為無胺抗靜電劑,常用於這一方面。乙氧基化月桂酷胺在吹塑LDPE和LLDPE薄膜方面的用量亦在增長,因為它在低濕度條件下的抗靜電效果也較好。這種產品的濃縮物和母料也可以買到。乙氧基化硬脂酞胺(含完全飽和的18一碳烷基鏈)已經套用於雙軸定向聚丙烯薄膜的生產,在這個生產過程中加工溫度高,要求抗靜電劑具有高度熱穩定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