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西區[河北省邢台市]

橋西區[河北省邢台市]

邢台市橋西區於1980年建區,是邢台市三個市轄區之一。地處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北鄰石家莊,距北京396公里;南鄰邯鄲,距鄭州269公里;西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毗鄰;東距黃驊港、天津港、青島港分別為336、364、628公里。總面積96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2008年)。2009年10月19日,該區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概況

橋西區橋西區
橋西區總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2004年)。
區政府駐中興西大街61號。郵編:054000。代碼:130503。區號:0319。拼音:QiaoxiQu。

行政區劃

橋西區轄5個街道、2個鄉:鋼鐵路街道中興路街道達活泉街道張寬街道章村街道南大郭鄉李村鄉

歷史沿革

橋西區橋西區
2000年,橋西區轄5個街道、2個鄉:中興路街道、鋼鐵路街道達活泉街道章村街道張寬街道、南大郭鄉、李村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1708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鋼鐵路街道66588中興路街道67039達活泉街道73048張寬街道2S510章村街道17766南大郭鄉39700李村鄉27430 

2002年底,橋西區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32.0萬。轄5個街道、2個鄉,80個社區居委會、28個村委會。區政府駐中興西大街61號。

中興路街道 辦事處駐五中街66號。面積6平方千米,人口6.90萬。轄19個社區居委會:五中、文體、金牛、黃河、濱河、育英、康泰、冶金、市直、四處、新興、八一、中橋、電視塔、中興西、前爐子、後爐子、西郭莊、曹演莊。

鋼鐵路街道 辦事處駐鋼東巷3號。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7.00萬。轄19個社區居委會:建設西、育才街、西環路、韓演莊、李演莊、勝利北、勝利南、太行南、中興南、鋼南、鋼中、鋼北、邢鋼、晶牛、長征、機電、礦北。

橋西區文化廣場夜景
達活泉街道 辦事處駐郭守敬大街24號。面積2.52平方千米,人口6.79萬。轄19個社區居委會、1個村委會:守敬東、守敬西、金華西、金華南、金華北、紫金西、紫金東、團結橋、團結南、中華南、中華北、公園東、達活泉、陽光園、紅星廠、園林東、東龐、張東、科苑;南小汪。

章村街道 辦事處駐中興西大街61號。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2.17萬。轄5個社區居委會:顯德汪、章村、簋村、新武、葛泉。

張寬街道 辦事處駐張寬村南。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2.72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張寬、悟思、南環、電廠東、電廠西、工人村東、工人村西。

南大郭鄉 鄉政府駐中興西大街224號。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3.13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22個村委會:賈村;西董、東董、葛莊、張東、元莊、營頭、李馬、孔村、賈莊、林莊、北召馬、中召馬、南召馬、趙古莊、北小汪、北大汪、南大汪、南大郭、北大郭、南小郭、北小郭、苗王莊。

李村鄉 鄉政府駐李村。面積31.8平方千米,人口2.30萬。轄10個社區居委會、5個村委會:李村、臥龍莊、張家營、胡家營、王家營、西由留、東由留、西郭、百虎;西北留、西由留、東前留、後留、中留。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橋西區位於邢台市西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北鄰石家莊,南鄰邯鄲,西倚太行山與山西毗鄰,東隔衛運河與山東相望。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14°47',北緯37°05',總面積14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橋西區系山前平原區,地勢由西向東略呈扇行傾斜狀。海拔在56-153米之間。

氣候

橋西區屬於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寒同季,年平均氣溫在13.2℃,平均降水554.8mm,年無霜期200天左右,年日照2489.3小時,太陽輻射年總量121.5千卡/平方米。

水文

橋西區地下水分為奧陶系灰岩岩溶隙水和第四孔隙水。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1993年,據地質和礦業部門提供資料所載,橋西區主要礦藏品種有煤,鐵,石灰石和沙;其中煤儲量18635.9萬噸,石灰石1100000萬噸。
截止2014年,橋西區已探明礦產有藍晶石、石膏、瓷土、煤炭、鐵礦、鹽礦等32種資源。

動物資源

截至1993年,橋西區有刺蝟,褐家鼠,岩松鼠,狐狸,野兔等禽類;有麻雀,啄木鳥,貓頭鷹,喜鵲,鵪鶉,大雁,燕子等鳥類;有華北壁虎,蛇,龜,蜥蜴等爬行類動物;有華北蟾蜍,青蛙,金錢蛙等兩棲動物;有鰱魚,羅非魚,草魚,鯽魚,鯉魚等魚類,共4個目、9個科、6個亞科、17個屬、22個種;有輪蟲類的臂尾輪蟲,晶囊輪蟲,龜甲輪蟲;枝角的大型蚤,象鼻蚤;撓足類的劍水蚤等浮遊動物,共四個類、12個種。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橋西區常住總人口317081人,其中:鋼鐵路街道66588人,中興路街道67039人,達活泉街道73048人,張寬街道25510人,章村街道17766人,南大郭鄉39700人,李村鄉2743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橋西區常住總人口400551人,其中:鋼鐵路街道48464人,中興路街道49784人,達活泉街道35809人,張寬街道32369人,章村街道31637人,中華大街街道50724人,團結路街道68779人,泉西街道41816人,南大郭鄉26030人,李村鄉15139人。
截止2014年,橋西區總人口47萬人,有漢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苗族、壯族、瑤族、布依族等16個民族。

經濟發展

綜述

2012年,橋西區生產總值完成133.7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1%。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5.4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70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36億元,同比增長21.7%;其中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8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0.1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67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70元,比2011年分別增長12.1%和14.5%。
2014年,橋西區生產總值完成134.2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4.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8.1%,比2013年提高6.9個百分點,增幅高於生產總值13.3個百分點。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8.5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4.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6.9億元,比2013年增長12.5%。

第一產業

截至2007年,橋西區共完成農業總產值16780萬元,其中蔬菜總產量9萬噸,盆栽花卉產量472萬盆。
截至2012年,橋西區東戶金銀花種植基地、伍仲生態農業觀光園一期完成建設。發展農業節水灌溉,新增、改善灌溉面積5000餘畝。
截至2014年,橋西區西北留村採摘園大棚草莓畝產達到1200多公斤,每個棚收益近2萬元。
截至2014年,橋西區設施農業種植面積約500多畝,年產值1000多萬元。

第二產業

截至2014年,橋西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038萬元,同比2013年下降86.4%;實現利稅總額146799萬元,同比2013年下降60.4%。其中區屬企業利潤虧損727萬元,比2013年同期增加1084萬元,實現利稅總額1708萬元,同比2013年下降65.3%。
2015年1-3月份,橋西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060萬元,同比2014年下降63.7%;實現利稅總額38350萬元,同比2014年下降44.5%。其中區屬企業利潤虧損62萬元,比2014年同期減虧575萬元,實現利稅總額591萬元。
2015年一季度,橋西區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29861萬元,同比2014年下降22.8%;累計完成總產值452034萬元,同比2014年下降22.9%。一季度累計實現銷售產值439155萬元,產銷率接近97.2%,比2014年同期增漲1.6%,實現出口交貨值36878萬元,同比2014年提高了23.3%。
2015年1-10月份,橋西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70234萬元,同比2004年下降19.4%。

第三產業

截至2012年,橋西區安排服務業在建項目91項,完成投資58.9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42.1%;健全信貸融資機制,為企業提供貸款3200萬元。
截止2014年,橋西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4.6億元,比2013年提高6.9%,增幅高於生產總值1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6.9億元,比2013年增長12.5%。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橋西區內擁有年發電量80億千瓦時的華北最大發電廠、供水60萬噸的邢台水廠。
截至2012年,橋西區賈莊、林莊完成整體拆遷,苗王莊、營頭等4個村回遷建設全部啟動;愛民路基本完工,富水路、銀泉大街完成土地清表和構築物拆除工作;會議中心、創業服務大廈等公建項目已全面進場施工。投資1.39億元,新改建城鄉道路18條,建設大街中段、富水路北延和中召馬、東高村等10條城鄉道路竣工通車,蓮池大街中段、新華路北延等4條道路基本完工,新增道路總長26.5公里。賈村生產橋、趙孤莊交通橋等5座南水北調跨渠橋樑完成建設。啟動實施14個城中村改造、159棟回遷樓建設,完成回遷8000餘人,韓演莊、南小汪、張東、張家營、孔村、賈莊6個村實現戶均一套回遷房。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橋西區新增城鎮就業2.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萬人。實施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居民養老、醫療等各類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建成了15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9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新建、改擴建學校9所,新增校舍面積8.4萬平方米。紮實開展“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工程。創新計生工作機制,人口計生信息化建設經驗全國推廣。實施社區建設“四項工程”,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建立了10個綜合維穩中心和112個綜治工作站。實施“天網”工程,重要區域、重要部位實現技防全覆蓋。
截至2012年,橋西區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發放補償金2221萬元,報銷比例比2011年提高10%,受益民眾達13.65萬人次。切實抓好人口計生工作,被評為省級“流動人口‘雙居’工程示範區”和“人口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示範區”。建成1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9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新建改建社區服務站79個,社區服務網點達到2900餘個。興達路、團結路等5個菜市場投入使用,中華路、張寬等4個菜市場完成主體建設。投資420餘萬元,解決了張寬、洛陽等村1萬餘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建設保障房4389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位居全市第一。
截至2014年,橋西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3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維持在3.8%以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807人,工傷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005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合率9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5673元,增長9.5%。

教育事業

橋西區有邢台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邢台技師學院等十餘所大中專院校,數十所職業培訓教育機構,32家幼稚園、96所中國小。金華、群星、幸福源3所學校完全納入國辦教育管理體系。高標準通過省政府第二輪教育督導評估,被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區”。
截至2012年,橋西區投資1.3億元投入教育;南大郭國小、後留國小、三環逸夫國小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校舍加固改造3萬平方米;為育才、育紅等6所學校新建了塑膠操場;改擴建群星、西北留兩所幼稚園。橋西區被評為“全國百個親職教育示範區”。

科技事業

截至2012年,橋西區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1項,其中列入國家級科技項目1項、省級2項,爭取科研經費111萬元,經緯建材“蒸壓加氣磚生產線”、聚合物鋰能電池列入省重點技改項目庫。

文化事業

截至2012年,橋西區新建中召馬、東高村等26個農家書屋。橋西區在大規模路網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中,積極保護各城中村歷史文化遺蹟,將原村中古樹、祠堂、古地名等融入城中村改造及路網規劃。

醫療衛生

橋西區有邢醫第二附屬醫院、邢台市橋西區醫院、邢台礦業集團總醫院、邢台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等醫療機構。
截至2012年,橋西區建成張寬、泉西等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36個村衛生室建設和村醫選聘工作。

交通

邢汾高速公路途經邢台市橋西區。
橋西區建有東戶至鋼鐵路、西高村至邢州大道、伍仲至邢峰線、留客至107國道和西北留至鋼鐵路等鄉村道路,這些道路都和邢台市內主要交通道路相連。

旅遊景點

達活泉公園
達活泉公園是邢台市區居民最主要的休閒娛樂場所之一。它在清朝就被稱為“邢台八景之一”,1977年建成公園並對外開放。達活泉有十二景,分別為:達活泉、爽秋山、臥牛城、觀星台、湖心島、府文廟、牡丹苑、兵馬俑、守敬館、民俗園、玉帶橋、望泉亭。
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學家、數學家郭守敬,曾在此地引泉築渠,以通舟楫,灌田園。北宋鹹平年間,邢州刺史柳開浚,在此建亭植柳,加工修飾。民國八年,王懷慶在泉水之南修建公園。
郭守敬紀念館
郭守敬紀念館,座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風景秀麗的達活泉公園內,
占地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明、清建築風格。目前主要建有郭守敬銅像、觀星台、四個展廳、天文觀測台等設施;複製有郭守敬當年創製或使用過的簡儀、渾儀、仰儀等儀器;製作有反映郭守敬觀天測地、興建水利成就的邢州治水、西夏治水、大都治水、四海測驗、太空廣場等沙盤和場景。郭守敬紀念館先後被河北省定為旅遊重點單位,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郭守敬科技園區位於公園東南部,整個園區以古典園林建築風格的廊、亭、橋、台、館、樓為主調。紀念館東側為體現郭守敬在天文方面貢獻的冬、夏星座圖科普園區,西側有以郭守敬紫金山求學一段歷史而命名的紫金山。
天河山
天河山位於晉冀交界的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總面積30平方公里,距邢台
市65公里。早在新石器時代,天河山地區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期,孔夫子曾遊學至此,“夫子岩”由此得名。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八路軍主要根據地之一。129師醫院,冀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前身)等革命遺址,至今保存完好。天河山一帶廣泛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故事,並擁有大量的文化遺存。經多位專家考證,這裡就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原生地。2005年,天河山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中國愛情山”。2006年,天河山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七夕文化之鄉”。
天河山主要景點有:漢闕大門、天河湖、鴛鴦池、天河度假山莊、碟仙谷、碧蓮池(壺穴)、情人谷、牛郎莊、仙人峰、鵲橋、月老峰、聖母廟、夫子岩、雲頂草原、天下第一牝等數十處。另外,“七夕”文化陳列館、中華古代性文化展也已向遊人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