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學[名詞解釋]

樸學[名詞解釋]
樸學[名詞解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樸學”一詞,始見於《漢書·儒林傳》,意思是質樸的學問。漢代儒生研習儒經,注重名物訓詁考據,尤其是古文經學派,因而後世常稱漢學中古文經學派為“樸學”。也專指清代的乾嘉學派。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樸學相關書籍樸學相關書籍
1.本指上古樸質之學。後泛指儒家經學。《漢書·儒林傳·歐陽生》:“寬有俊材,初見武帝,語經學。上曰:‘吾始以《尚書》為樸學,弗好,及聞寬說,可觀。’”唐·杜牧《崔璪除刑部尚書等制》:“上知自得,不器難名,既擅高文,兼通樸學,掌言綸閣,典貢春闈。”明·方孝孺《家兄寄中秋會飲詩因分韻述懷以答》:“我愚更懶惰,樸學愧前修。”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孔子以後、董仲舒以前的儒學是漢人稱為樸學的原始儒學。”
2.指清代學者繼承漢儒學風而治經的考據訓詁之學。清·梅曾亮《序》:“人以先生邃於經而工於文,異乎樸學之士。”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十四:“乾嘉鉅卿魁士,相率為形聲訓詁之學,幾乎人肆篆籀,家耽《蒼》《雅》矣。諏經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訪碑碣,又漸而搜及古專,謂可以印證樸學也。”姚錫鈞《論詩絕句》:“放言高論陳同甫,樸學奇才紀曉嵐。”參閱胡適《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

學術發展

漢唐經學及其發展過程不僅形成一批重要的經典詮釋,更孕育出樸實求證學術傳統的形成。這個傳統雖然因為理學的崛起走向邊緣,但是,從未在宋明儒學文化地圖上消失。相反,它又成為朱熹等為重鎮的宋明禮學考據傳統發展的基礎,並因之綿綿不絕。

隨著漢學的興起,清代的傳統學術研究從以求實切理為幟志,並崇尚樸實無華的治學風格。明末清初,在顧炎武、黃宗羲等學者的影響下,樸學在與宋明理學的對立和鬥爭中發展起來,注重於資料的收集和證據的羅列,主張“無徵不信”,以漢儒經說為宗,從語言文字訓詁入手,主要從事審訂文獻、辨別真偽、校勘謬誤、註疏和詮釋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證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論的闡述及發揮,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稱作“樸學”或“考據學”,成為清代學術思想的主流學派。樸學又稱考據學,針對理學的空疏而言。
清代樸學是對窮心於“天理”“人慾”,不出“心、性、氣、理”範疇,淡忘儒學憂時濟世傳統,空談誤國的明代王學末流的反動,也是儒學自身發展史上否定之否定的結果。樸學的成熟與鼎盛期在清乾隆、嘉慶年間,因而又被稱為“乾嘉學派”,其影響力一直延續至當代,在保存和傳遞古代文化遺產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與重要的價值。“乾嘉學派”的共同之處是重漢學、識文字、通訓詁、精校勘、善考證,根據各學派治學目的、取向、宗旨、對象等不同細分為以惠棟為代表的“吳派”、以戴震為代表的“徽派”(有稱“皖派”),以及由清初黃宗羲開創的“浙東學派”,和稍後的與“徽派”“吳派”關係密切的“揚州學派”等小的學派分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