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方略縱論

“模型黃土高原”體系建設規劃 關於“模型黃土高原”建設的思考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評價模型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黃河水利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平裝: 51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6218823
條形碼: 9787806218822
尺寸: 27 x 19 x 3.2 cm
重量: 1.4 Kg

內容簡介

《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方略縱論》為“模型黃土高原”建設研討會論文選集,選編了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論述有關“模型黃土高原”建設的理論、思路、途徑和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其河上中游管理局關於“模型黃土高原”建設的規劃和單項實施方案,可供關心和從事這一研究工作的人員及有關大學師生參考。
黃河以其多沙而聞名於世。黃河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模型黃土高原”是“模型黃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行“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是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

目錄

綜述
建設“模型黃土高原”維持黃河健康生命
“模型黃土高原”體系建設規劃
典型小流域測驗體系實施方案
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監督監測體系實施方案
黃河高原水土保持計算機仿真系統實施方案
建設“模型黃河”工程
加快“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步伐努力為黃河治理開發提供服務
關於“模型黃土高原”建設的思考
同商共謀為“模型黃土高原”建設而努力
“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思路
淤地壩建設回顧及淤地壩物理比尺模型研究展望
“模型黃土高原”建設與研究垢若干問題
關於“模型黃土高原”建設的幾點思考
侵蝕機理與模擬研究
基於數字流域的產流產沙模型
黃土高原侵蝕產沙模型與心肝度轉換研究
植被-侵蝕動力學的初步探索和套用
區域水土流失評價研究
地表糙度的作用及研究現狀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環境演變與變化趨勢預測
關於“模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機理與模型預報的思考
Cs等核示蹤技術在黃土高原侵蝕泥沙研究中的套用
黃土區小流域土壤侵蝕系統模擬及其套用
黃土丘陵溝壑區流域產沙數學模型研究
關於建立黃土高原小流域實體比尺模型的理論思考
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規劃的室內模擬試驗方法
植物水土保持性的研究
黃河流域土壤侵蝕研究進展
黃土高原實體模型建設的可行性及前景展望
“粒度分析法”在多沙粗沙區產沙規律研究中的套用
黃土丘陵壑區羅玉溝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蝕規律研究
黃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原型觀測的實踐與探索
黃委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的水土流失原型觀測發展歷程
黃土坡面土壤侵蝕波動性初探
坡面土壤水蝕量模型試驗設計方法的探討
羅玉溝流域典型暴雨產流產沙特性分析
黃委西峰水保站水土流失規律及黃河水沙變化研究成就綜述
西峰站水土流失規律原型觀測研究體系的問題與對策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評價模型研究
烏蘭木倫河人為水土流失量估算
開發建設項目風沙複合侵蝕區土壤流失預測探討
渭河多沙支流產流產沙模型及水沙變化分析
黃土丘陵溝壑區洞穴侵蝕過程與規律研究
數字流域產流模型在伊洛河的套用
“3S”技術套用及其他
虛擬地理環境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套用
天地人機信息一體化網路系統在水土保持中的套用
壩系規劃GIS與CAD集成模型
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水文水資源效應研究
黃河中游地區開發建設項目新增水土流失預測方法
從坡面徑流泥沙監測看“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措施減水減沙效益的評價
數字流域建設的方法與模式
基於DEM的黃河岔巴溝流域分散式水文模型研究
區域土壤侵蝕遙感定量調查
G3PS一機多天線技術在大壩、邊坡形變監測中的套用
採用含沙量測量儀對徑流含沙量線上觀測、監測的初步探討
淹沒丁壩沖刷坑內三維水流運動數值分析
基於GIS和RS的USLE模型中因子的定量估算概述
“模型黃土高原”數位化系統的智慧型化體系結構研究
“3S”技術發展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套用
基於“3S”技術的我國流域土壤流失預報模型及研究展望
黃丘一副區小流域壩系工程減水減沙效益分析
數字圖像技術在河工模型中的套用研究,
四面體透水框架群拋投護岸效果試驗研究
堅持水土流失長期定位觀測為監測預報提供依據
土石流溝多時相DEM無控制點匹配的方法研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