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灣跨海大橋

樂清灣跨海大橋

樂清灣跨海大橋橋長4798米,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雙孔單向通航。

基本信息

簡介

樂清灣跨海大橋樂清灣跨海大橋
樂清灣跨海大橋橋長4798米,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雙孔單向通航,主通航孔孔徑為300米,淨高30.5米,通航等級3000噸級;樂清灣2號橋長3613米,採用雙塔雙索混凝土斜拉橋,單孔雙向通航,主通航孔孔徑388米,淨高35.5米,通航等級5000噸。樂清灣跨海大橋的建設,對促進溫台兩地經濟融合與聯動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玉環落後的交通條件也是造成玉環縣大量企業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能儘快建成樂清灣跨海大橋,還可以使玉環向北可直接融入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樂清灣跨海大橋對加快大麥嶼港口開發開放意義同樣重大。大麥嶼港作為一個不可多得的可建設10萬噸級泊位的優良港址,規劃深水岸線長達30公里,是一個未來能源、石化、貨櫃等大型工業基地建設和大宗散貨中轉運輸,內外貿並重的綜合性深水良港,已列入省、市港口發展戰略中。

背景

2013年8月1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初步設計(交公路發[2013]484號)。根據批覆檔案,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起自溫嶺市城南,接擬建的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止於樂清市南塘,接甬台溫高速公路,全長約38.2km,其中樂清灣跨海大橋長約9.2km,兩岸接線長約29km。全線採用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批覆概算約120.1億元,項目總工期4年。該工程初步設計的正式批覆,標誌著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溫複線)工程前期工作獲得重大突破,為年內樂清灣跨海大橋主橋實質性開工奠定紮實基礎。

開工

2013年12月31日上午,樂清灣大橋一號橋正式開工。台州市副市長董貴波,中交一公局副局長黎儒國,縣領導林先華、柯壽建現場觀摩了施工單位進場儀式。
作為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號橋工程起於蘆蒲鎮分水山碼頭,止於海山鄉茅埏島,全長4.3公里,寬33米,按照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每小時,總投資為12.36億元,計畫工期3年,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承建。
當天上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一輛大型吊機在棧橋施工平台上動用振動錘將第一個鋼護筒下沉至海里。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茂技告訴記者,振動錘下放鋼護筒的主要目的,是利用40多米長的鋼護筒將海水隔離開,為樁基施工提供保障。
在隨後的座談會上,中交一公司介紹了近階段的工作打算,並提出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據了解,元旦後,施工單位即組織棧橋施工所需要材料、人員、設備進場,確保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剩餘840米的棧橋,為主橋試樁奠定基礎。
聽取匯報後,董貴波表示:“整個台州沿海高速謀劃了10年,真正運作了8年,樂清灣一號橋終於如期如願在2013年的最後一天開工了,10年的辛勞瞬間化成了激動和幸福。”
董貴波指出,樂清灣大橋是台州的一號工程,也是台州交通史上的鴻篇巨作,希望與中交一公局雙方良好、真情合作,把樂清灣一號橋建設成明星橋和一流工程,配精兵強將,成為標桿和典範,並以該工程為契機,帶動、引領台州其他交通項目的開展;同時也希望台州市、玉環縣兩級政府與台州市沿海高速指揮部、玉環縣沿海高速指揮部兩級指揮部,給施工單位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全力支持保障大橋建設。
縣委副書記、縣長林先華指出,交通是制約玉環長遠發展的瓶頸,沿海高速公路是破解玉環出行難最根本的出路。大橋的開建,是幾代玉環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承載了玉環人民的夢想和希望。沿海高速公路是我縣的一號工程,將舉全縣之力加以推進,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後,縣政府將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不遺餘力支持大橋建設,確保無障礙施工。
就下階段工作,林先華要求,要廣泛宣傳抓思想保障,宣傳大橋建設對玉環的意義,使玉環的老百姓及沿線鄉鎮全力支持大橋的建設,激發大家的激情,最大程度調動積極性;要想方設法抓資金保障,要克服困難,保重點壓一般,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確保大橋建設不因資金問題而有所耽擱;要全力以赴抓環境保障,把政策處理放在工作首位,明確時間和責任,依法征遷,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工作。

地位

據了解,樂清灣跨海大橋及接線工程作為台州沿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溫嶺市城南鎮,終於樂清市清江鎮南塘樞紐互通接甬台溫高速公路,全長38.15公里,其中跨海灣橋樑4座,估計總投資為123.55億元,是玉環交通史上投資最多的項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