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樹皮

槲樹皮

槲樹皮,是殼斗科植物。是落葉喬木,高達20m,樹皮灰色,較厚,縱裂。生於海拔100~2400m的山谷、荒地上,喜陽,耐痔薄土壤。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槲樹皮
拉丁名: Quercus aliena Biume
科 別: 殼斗科
來 源: 本品為殼斗科(Fagaceae)植物槲櫟Quercus aliena Biume的根皮和樹皮。
采 制: 春季或秋季。樹皮、根皮曬乾。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達20m,樹皮灰色,較厚,縱裂。小枝粗,無毛,具圓形淡褐色皮孔。葉長橢圓狀倒卵形

至倒卵形,長10~20(~30)cm,寬5~14(~16)cm,頂端微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疏生波狀鈍齒,下面密生灰白色星狀細絨毛,葉脈在下面隆起,側脈10~15對;葉柄長1~2.5(~3)cm。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成葇荑花序,通常數個集生於新枝下部葉腋,花被通常5裂,雄蕊多數;雌花1~3,集生於新枝葉腋,子房3室,花柱3.殼斗杯狀,包圍堅果的1/2,直徑1.2~2cm,高1~1.5cm,外被緊密的鱗狀苞片;苞片卵狀披針形,在口緣處伸直。堅果橢圓狀卵形至卵形,上部較平,直徑1.3~1.8cm,長1.7~2.5cm,果臍略隆起。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於海拔100~2400m的山谷、荒地上,喜陽,耐痔薄土壤。

化學成份

樹幹含鞣質5%~10%,葉及皮含鞣質。種子含澱粉50。4%。脂肪油5%~20%。殼斗含鞣質19%~29%。

藥物功效

【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收斂、止痢。用於痢疾。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
【附 注】 果實味苦、澀,性溫。有消乳腫,澀腸固脫的功能,用於乳腺炎,哮喘,脫肛,痔血等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