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觀

榮辱觀

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與辱的根本觀點和態度。受一定社會的風尚、習俗和傳統的影響。在階級社會中,又受一定階級的思想影響。恩格斯說:“每個社會集團都有它自己的榮辱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51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是最大的光榮;損害社會主義祖國的利益、尊嚴和榮譽,是最大的恥辱。

基本信息

內涵

一般意義

普遍意義上的榮辱觀也叫一般榮辱觀,通常簡稱為“榮辱觀”。普遍意義上的榮辱觀的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和作用:

一方面,它是對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評價。即它通過社會輿論的力量,用光榮和恥辱的概念,表明社會支持什麼,反對什麼。從社會評價的意義講,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榮辱觀。凡是符合一定階級利益的行為,一定的階級就給以肯定和獎勵,反之,給以否定和譴責。這種榮辱觀念普遍來自個人在社會經濟、政治中的地位。榮辱觀念儘管與社會風尚、習俗、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它們並不是產生榮辱觀念的決定性因素。任何一種榮辱觀念,都反映了一定階級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要求。人們只能從自己的經濟政治地位中,主要是從決定人們基本生存條件的經濟地位中,形成自己的榮辱觀念。如封建地主階級以具有高貴的門第、顯赫的官爵、成群的奴僕、窮奢極欲的生活為最大的榮耀;資產階級一方面看不起封建地主這種門第觀念,一方面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化為赤裸裸的利害關係,變成為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在資產階級眼裡,最大的榮耀是金錢,錢袋可以決定一切,也可以改變一切。金錢的價值,就是貨幣所有者的價值,金錢越多,價值越大,尊嚴越高。

另一方面,它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後果的關心,它表示個人力求通過自己的活動,希望從社會得到榮譽,並努力避免恥辱的一種願望。這種自我評價意義上榮辱觀,在一定條件下,會顯得特別重要。如在階級社會裡,剝削階級總是把榮辱向個人的狹隘方面來引導,說成是個人的事情,這就形成了在封建社會,人們長期以金錢地位作為個人榮譽的評判標準的問題。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個人榮譽觀念有它全新的標準,即社會給予個人的榮譽是與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相聯繫的,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越多,他得到的榮譽就越多。反之,恥辱是社會對違背公共利益行為的一種懲罰,也是人們對自己過失所形成的痛苦的內心體驗。當人們的行為對社會造成了損害,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他就會感到恥辱。

榮辱觀

即“八榮八恥”:

以熱愛 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 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 好逸惡勞為恥,

以 團結互助為榮、以 損人利己為恥,

以 誠實守信為榮、以 見利忘義為恥,

以 遵紀守法為榮、以 違法亂紀為恥,

以 艱苦奮鬥為榮、以 驕奢淫逸為恥。

理解實踐

理解

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於簡練的表述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

1.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與 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同時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時代精神的匯聚和體現。

2.具體來說,“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就是在新形勢下,以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富強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的榮譽、尊嚴和利益為最大恥辱;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就是每個公民不論職務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崗位、通過不同形式 為人民服務,與此同時,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現的種種背離人民利益的傾向;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就是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且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就是隨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我們要在各行各業包括新興行業中培養愛勞動的思想,並使之成為衡量公民道德品質的 價值尺度;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就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避免種種損人利己的行為;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就是要將誠實守信作為 個人行為的基本準則,作為企業、事業單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準則,對假冒偽劣、不講信譽等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就是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尊嚴;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就是要認識到我們現代化建設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必須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

“八榮八恥”是過去一系列提法的深入、系統的發展,它準確地體現出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同時也將“ 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等提法完全包容進來,形式鮮明,很容易被民眾接受,可以說是為先進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旗幟,也為全黨全國人民同心同德謀發展指明了方向。

實踐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關鍵在於腳踏實地予以踐行。

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一是要把學習貫徹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學習貫徹十六大以來我們黨的一系列理論創新和重大戰略思想結合起來;

二是要深化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論研究,全面準確深刻地理解其科學內涵及其重大意義;

三是要宣傳好,讓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四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為民眾做出表率;五是領導決策部門要拿出具體的措施辦法,營造好踐行榮辱觀的氛圍。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建立相應的踐行機制。第一,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機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需要從他律和自律,亦即從 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兩個環節著手。教育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的外部機制的基礎。各行各業都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這些措施,已經勾畫出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機制的框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修養機制。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否充分發揮其巨大的社會效應,關鍵在於廣大公民能否通過道德修養,升華到較高的 道德境界。為此,必須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追求崇高道德修養的 風氣。第三,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示範機制。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我們善於發現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楷模,讓廣大民眾見賢思齊。同時,還要特彆強調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廣大領導幹部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要求轉化為 個人的道德行為,常修為政之德,為全體人民做出榜樣。第四,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評價機制。道德的基本特點之一,是以善惡標準對社會現象進行評價。按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善”主要是指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 社會道德要求的行為,“惡”主要是指違背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會道德要求的行為。要在全社會築牢基本 道德規範,形成懲惡揚善的輿論氛圍。

在文化與價值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價值觀教育,讓他們從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極為重要。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的時代背景已有很大變化,我們的道德教育應該堅持怎樣的原則,採用怎樣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社會主義榮辱觀真正內化到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 人格結構之中呢?我以為,最關鍵的,是要堅持“三近”原則。首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貼近孩子生活。道德的本質是實踐的,也是生活的。當前道德教育很大的一個弊病是“空”,脫離孩子的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氣息。脫離了孩子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的榮辱觀教育,必須貼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從生活中尋找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機。其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必須接近孩子個體。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涵養化育個體的德性。道德教育只有成為個體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須和孩子的個體經驗相接近,融入到孩子的個體生命成長中去,成為孩子成長的“呵護人”。最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還要親近孩子心靈。道德 文化建設在本質上是精神的和心靈的活動。道德教育只有觸動心靈,引發感動,引領精神成長,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板起面孔說教,機械地傳授知識,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