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湖國小

榕湖國小位於桂林市美麗的榕湖之濱,建於公園1905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基本信息

榕湖國小的前身為宣城書院。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在府治之北建成宣城書院,明初改為臨桂縣學,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書院移建於現址,並改名“華掌書院”。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復名宣城書院,專招童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稱臨桂兩等國小堂。之後幾經易名。民國36年(1947年)改為桂林市第一中心國民國小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2月改為桂林師範附小。1978年定名為桂林市榕湖國小至今。
新中國建國後,學校因辦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教學質量高而享譽海內外。1992年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校》160所國小中,就錄入了桂林市榕湖國小。
榕湖國小校園占地面積約11543平方米。分為教學區、活動區和生活區三塊,布局合理、實用、美觀。學校現有27個教學班,學生1215人。在職教職工83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有62人;國小高級教師49人;特級教師1人;桂林市B類培養人才1人;秀峰區C類培養人才4人;桂林市教學能手1人。
學校的校訓是:惜時求真。寓意著珍惜少年好時光,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真本領。校風是:文明、勤奮、活潑、健康。
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特長發展。目的是使學生朝著合格加特長的方向健康成長。努力達到“四能四會”,做“四有新人”的目標(即“能寫會算、能想會幹、能說會道、能唱會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多年來,為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擴大社會影響,學校在校園改造、教育教學科研、教師培訓、學生教育等方面均作了較大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音樂組的老師認真組織學生排練,兩次參加桂林市兒童合唱節比賽,分別獲一、二等獎;參加秀峰區“器樂進課堂”教學比賽獲一等獎;參加自治區“天鵝杯”口琴比賽獲一等獎。美術組老師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廣西兒童書畫賽,獲一等獎的多達幾十人。2002年,我校代表秀峰區教育局,組隊參加大桂林市小學生運動會。經過參賽隊員刻苦訓練,奮力拚搏,最後以208分的成績奪得團體總分第二名。
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賽及論文比賽,獲獎者較多。其中李麗、張春暉、湯長智等獲得自治區基本功比賽一、二等獎;李凌、張霞、莫鶯燕、文春勇等獲得自治區級優質課(或比賽課)比賽一、二等獎。青年老師製作的課件有1個獲全國二等獎,2個獲全國三等獎,多個獲自治區、桂林市一、二、三等獎。
學校先後獲得“自治區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自治區科研先進學校”、“桂林市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桂林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桂林市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秀峰區先進學校”、“精神文明單位”等光榮稱號。2002年,經過桂林市素質教育水平等級評估驗收小組的檢查驗收,我校被定為一級甲等學校(桂林市總分第一名)。
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榕湖莘莘學子的身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