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人格

極權人格

極權人格,是一種偏執的心理傾向。具有極權人格的人,當他與人平等相處時,不受約束或不能強制他人時,他就感受不到快樂。具有極權人格的人的快樂來自於對他人行為的操縱,來自於對他人意志的控制。

簡介

薄熙來薄熙來
具有極權人格的人,他在自由中也無法得到快樂。當他與人平等相處時,不受約束或不能強制他人時,他就感受不到快樂。

一般而言,具有極權人格的人的快樂來自於對他人行為的操縱,來自於對他人意志的控制,比如希特勒史達林之類。另一方面,許多具有極權人格的人樂於接受強有力者的操控,如果失去了強者的操控,他就會感到不安,感到惶恐。他們的快樂來自於強者賞識恩賜

極權人格是一種偏執心理傾向,在富於民主法治傳統的社會,它難以產生危害。但是,在缺乏民主法治傳統的社會,如果一個人屬於極權人格類型而又掌握公共權力,其對社會對自我的危害性就會釋放出來。一般說來,這種人格類型官員所掌握的公權力愈大,其行為對社會對自我造成的危害就會愈烈 。

區別於專制人格

極權人格與專制人格有聯繫也有差別,可以把極權人格視為專制人格的登峰造極形式。

特徵

第一個特徵,完全容不得民主,不論是本來意義的民主還是引申意義的民主。

極權人格人士往往不講民主則已,講則必將其扭曲為民粹,以民粹取代民主。

第二個特徵是蔑視基本人權,甚至漠視最起碼人道要求。

重慶打黑過程,刑訊逼供、踐踏基本人權之嚴重,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第三個特徵,是容不得任何不同看法或異見。

第四個特徵,是在人際關係中斗字當頭,小而言之與同事斗、上級斗,大而言之挑動官與民斗、窮與富斗。

第五個特徵,是醉心於推行權力意志。

極權人格人士推行權力意志,最高的“境界”是讓治下的國民、居民都整天為著自己的想法轉,薄主導的唱紅運動屬這方面的典型。推行權力意志還可以表現為把自己的意志通過行政系統貫徹到社會生活的細微末節中去,重慶全市種銀杏樹、讀“經典”等具體安排,是這方面的例證。

第六個特徵乃逆我者亡,順我者昌,睚眥必報,毫不含糊。

第七個特徵,是反法治。

極權人格官員對待一切規則,都以自己的需要為轉移任意取捨,決不尊重憲法法律。

第八個特徵,是對權力、特別是最高權力的渴求不可抑制。

為了獲得權力、尤其是最高權力,極權人格官員往往會背離一切常理、違反一切規則,且從早到晚忙乎,樂此不疲。

第九個特徵,是為了追逐權力而行為失落底線。

這是最可怕的,所有人都害怕。例如,關注重慶事態發展的人們都知道,重慶打黑中不少被打者依法罪不至死,但卻被薄先生推動的法外努力,判了死刑並被立即執行。

第十個特徵,是好大喜功。

危害

極權人格是一種偏執心理傾向,在富於民主法治傳統的社會,它難以產生危害。但是,在缺乏民主法治傳統的社會,如果一個人屬於極權人格類型而又掌握公共權力,其對社會對自我的危害性就會釋放出來,其所掌握的公權力愈大,對社會對自我造成的危害就會愈烈。

代表人物

薄熙來

薄熙來,薄個人獨特的人格類型,也是造成從權力的頂層一頭栽下來成為階下之囚的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說來,導致薄悲劇的最大內在因素,恐怕要歸咎於他的極權人格。

2013年8月26日庭審結束後,囚車載著薄熙來離開濟南中院2013年8月26日庭審結束後,囚車載著薄熙來離開濟南中院
@童之偉(華東政法大學憲法學教授)評論:導致薄先生悲劇的最大內在因素,恐怕要歸咎於他的極權人格。薄先生這樣家庭背景的極權人格類型人士,其實最不適合做的事情就是在當代中國從政做官。薄先生如果做學術或經商辦企業,或許會有一片光輝的一生。可惜,官本位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做大事”建功立業的追求誘使薄先生走上了“從政”這樣一條難以折返的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