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渦鏇

極地渦鏇

極地渦鏇是一種持續的、大規模的氣鏇,且只發生於地球的極地,介於對流層和平流層的中部和上部。這種渦鏇在極夜的時候最為強大,因為此時的溫度梯度是最大,但持續縮減,到夏季甚至會消失。

基本信息

簡介

歐洲航天局彗星跟蹤器羅塞塔號上的攝影機拍攝下來的地球升起。形成南極極地渦鏇的雲層籠罩下,南極洲輪廓清晰可見.歐洲航天局彗星跟蹤器羅塞塔號上的攝影機拍攝下來的地球升起。形成南極極地渦鏇的雲層籠罩下,南極洲輪廓清晰可見.

極地渦鏇(polarvortex)簡稱極渦,是極地高空冷性大型渦鏇系統,是極區大氣環流的組成部分。其位置、強度以及移動不僅對極區,而且對高緯地區的天氣都有明顯影響。

地球也有兩個基地我選結構,分別位於南極和北極上空,深度跨越地球的對流層和平流層。這種渦鏇結構在冬季達到最大強度,從而讓西向盛行風來勢兇猛。
在北極地區,這一巨大極地渦鏇的中心位置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地區以及加拿大海岸外巴芬島上空。在南極地區,極地渦鏇結構相比北極地區要穩定的多,期鏇轉中心位於南極羅斯冰架附近。

成因

東亞極地渦鏇 呼倫貝爾一帶今冬正好在極地渦鏇的正下方,處在最冷的位置上,造成這一地區氣溫極低。東亞極地渦鏇 呼倫貝爾一帶今冬正好在極地渦鏇的正下方,處在最冷的位置上,造成這一地區氣溫極低。

極地是地球的冷極,也是大氣的冷源,因而在極地低空形成冷性高壓,在極地上空則形成冷性低壓
極渦的位置和活動範圍時有變化,尤其冬半年活動演變比較複雜,最長的活動過程達35天之久。極渦閉合中心有時分裂為2個或3個,甚至3個以上,當偏離極地向南移動時,常導致寒潮活動增多、增強。
據統計,在10個冬半年影響我國的171次寒潮中,有102次是亞洲上空出現持久極渦,其中6次強寒潮過程都與極渦在亞洲上空的位置明顯偏南相關。

特點

影響

南極極地渦鏇比北極極地渦鏇更為顯著,持續時間也更長。這是因為北半球高緯度地質因素增強了羅斯比波,而就是羅斯比波引起渦鏇的破裂;與之相比,在南半球渦鏇則更為穩定。北極渦鏇形狀上是瘦長的,有兩個中心,一個在加拿大的巴芬島,而另一個在西伯利亞的東北部。

南極極地渦鏇的化學現象已經導致嚴重的臭氧消耗。極地同溫層雲團中的硝酸與CFC反應生成氯,也就是對臭氧的光化學破壞。氯在冬天的極夜中凝聚、堆積,到春天(9月/10月),持續的臭氧破壞也將更為嚴重。這些雲只能在-80°C以下形成,故而較為暖和大北極區域形成不了臭氧層空洞。

極地渦鏇極地渦鏇

一些天體同樣已知有極地渦鏇現象,包括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土衛六。

最新動態

“極凍”呼倫貝爾

2012年02月08日,受冷空氣影響,內蒙古大部將再次出現8℃至10℃降溫,呼倫貝爾市北部的根河市、圖里河鎮等地或將再度出現極寒天氣

此前,陳巴爾虎旗日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5.5℃;海拉爾市日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2.9℃;滿洲里市日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2.2℃。

專家表示,我國的呼倫貝爾一帶今冬正好在極地渦鏇的正下方,處在最冷的位置上,造成這一地區氣溫極低。手機相機凍到失靈,一些牛和羊的鼻子都凍出血了,有的腿凍壞了,有的尾巴凍壞了。

北半球在溫度極低的時候,冷空氣會形成三個極地渦鏇,渦鏇內有一團冷空氣在不斷鏇轉。

美國比南極還冷
極地渦鏇襲美,多地氣溫驟降,《後天》預演?極地渦鏇襲美,多地氣溫驟降,《後天》預演?

2014年1月,極地渦鏇(polarvortex)帶來了20年來最冷空氣侵襲美國。寒冷天氣已經導致多人遇難、學校停課、商家暫時歇業、遊民收容所人滿為患,還有數千航班停飛。蒙大拿州甚至出現攝氏零下53度的低溫,比南極更冷。

天氣系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