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樹灣青瓷窯址

該窯址由唐、北宋的五處窯址連成一片,面積約6,160平方米,其中唐代窯址3處,北宋窯址2處。 窯址所在地——里杜湖,原為古代瀉湖,1973年改建成為慈谿最大的飲用水水庫。

簡介

楓樹灣青瓷窯址位於慈谿市觀海衛鎮里杜湖西岸的窯頭山東麓,南面靠近栗子山青瓷窯址。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86年8月慈谿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該窯址由唐、北宋的五處窯址連成一片,面積約6,160平方米,其中唐代窯址3處,北宋窯址2處。這5處窯址均分布在湖岸,局部被湖水所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唐代製品以坦腹淺圈足碗為大宗,還有瓜棱壺、膽囊壺、翻沿深腹罐、缽、玉璧底碗等;釉色以青黃居多,也有青灰等色;器表以素麵為主,少數刻劃有荷花等圖案,有的罐耳上印“上”、“文”、“太”等字款;少量器物用匣缽裝燒,器形規整,釉色滋潤,光澤感強。北宋時期的製品以大小各異的喇叭口圈足壺為大宗,有少量碗、瓶、盤、高足杯、燈盞、盞托等器物;釉色灰暗,以青灰居多,還有青黃等色,有些器物不同部位釉色不一,並出現剝落現象;裝飾以刻劃花為主,常見的花紋有牡丹花、菊花等,除此之外,還採用印花技術,主要裝飾在壺耳部;窯具主要有墊座和間隔具,未見匣缽,產品為明火裝燒。
窯址所在地——里杜湖,原為古代瀉湖,1973年改建成為慈谿最大的飲用水水庫。湖的南部有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故居定水寺遺址和南宋太師越國公袁韶墓,是一處集人文底蘊和自然風光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