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百川[《決戰南京》角色]

楊百川[《決戰南京》角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百川,《決戰南京》中的人物,楊紫月的養父 。早年跟隨孫中山參加過北伐,與蔣介石是舊好。後在黃埔軍校任教,學生遍及國民黨軍隊。抗戰中,在重慶任綏靖總指揮部少將高參,國民政府還都後,調到南京任首都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後升任國防部監察局中將參議。

簡介

楊百川為人正派、耿直,熱愛軍人生涯,是三民主義堅定忠實的信仰者。因夫人在生產中去世,膝下無子,收養了在內戰中父母雙亡的孤兒,將她視為己出,偏愛有加,精心培育。楊百川極其欣賞學生梁一桐,動員他在抗戰勝利後,“一國一政府”的形勢下投靠國民黨,並給了梁一桐很大的活動空間,還準備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楊百川 楊百川

楊百川在生活上長年依賴保姆水蓮,從最初喜歡她溫和的性格,勤快的手腳,以及她唱的家鄉地方戲,到後來在共同生活中逐漸產生了感情,他不顧身份、地位的懸殊,堅持要明媒正娶水蓮。

國民黨還都後的倒行逆施,令楊百川強烈不滿,水蓮時常講些民不聊生的市井新聞,還出手幫助窮苦的百姓,也觸動了他的惻隱之心。水蓮母親的慘死更讓其震驚。楊百川在徐蚌會戰中擔任督戰官,發現18軍居然用六百多具士兵屍體堆疊的工事,大罵慘無人道,滅絕人性!遂回南京向蔣介石稟報,報告上交後卻如泥牛如海。遂組織編餘將領謁陵抗議淪落到流離失所,抱病屈死的境地。“哭靈”之聲震驚中外,加速了國民黨內部的分崩離析。

渡江戰役在即,總前委急需《長江防務軍事布置圖》,周文錦親自上門策反了楊百川,他冒著危險,巡視千里江防,親自繪製了核心機密《江防圖》,為解放軍順利渡江做出了重大貢獻。楊百川被學生秦時關出賣被捕,面對酷刑和利誘,他毫不動心,痛斥了前來勸降的楊紫月,被蔣介石以“銀元販子”的莫須有罪名公開處決,面對槍口,楊百川保持了中國軍人的凜然正氣。

原型

楊百川是綜合多位起義將領的事跡創作,如譚異之、王晏清。中央軍嫡系部隊中,有一支被稱為國民黨“御林軍”的部隊國民革命軍第45軍97師,擔負警戒南京及附近江防的重任,師長是蔣經國的親信,也為蔣介石親自選中。1949年3月24日由師長率領在南京近郊起義。

歷史原型:王晏清

王晏清 (1910--1992)少將。字兆平,湖南永興人。黃埔軍校第6期輜重科、陸軍大學第15期畢業。抗戰爆發後任第16軍團司令部中校參謀,參加南京保衛戰,1938年任第18軍參謀處長,1939年任第18軍18師52團團長,1941年任第18軍11師參謀長,1942年調任中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部參謀處長,1943年任軍令部科長,不久調任軍事委員會桂林乾訓團教育處長,1944年11月任青年軍編練總監部少將參謀長,1945年任青年軍第208師副師長,1948年任第87軍副軍長,同年8月任第45軍97師少將師長, 1949年3月24日在南京率部起義。後任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副主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江蘇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解放軍大校軍銜。1992年12月12日在南京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