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46年,六歲的楊牧就讀蓮花市明義國民學校,為台灣光復後第一屆國民學生,開始學習國語,在此之前僅讀台灣方言、日語及少阿美語。1951年開始接觸《血滴子》、《臥虎藏龍》等通俗小說。1952年國小畢業,就讀花蓮中學初級部,同屆同學有王禎和,並開始閱讀《水滸傳》、《西遊記》。1955年國中畢業,就讀花蓮中學高級部,開始從事翻譯小說,同時參與刊物編輯。此時以「葉珊」為筆名,在《現代詩》、《藍星詩刊》、《創世紀》、《野風》等詩刊投稿。
1959年四月《創世紀》改版,首次列名為編輯委員。同年九月進入東海大學就讀歷史系,後來因興趣不合,轉讀外文系。此時的楊牧,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如華茲華斯、拜倫、雪萊、濟慈等等。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隨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畫」詩創作班,並藝術碩士學位。楊牧在愛荷華的前後期同學有餘光中、葉維廉、白先勇、王文興等日後引領台灣文壇的作家。愛荷華求學期間,楊牧對愛爾蘭詩人葉慈有著比浪漫詩人更多的關注。葉慈中年之後浪漫精神的提升、對神人開系的探討及現實社會的批判,影響了楊牧日後文風的改變。
接著楊牧進入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系,獲博士。此時越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柏克萊大學而是60年代反戰運動的領導者,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戰。這使得楊牧感受到美國身為高度文明國家,卻同時也投入血腥戰爭的矛盾。1972年後更改筆名 為「楊牧」。在改換筆名之後,其作品風格亦為之一變;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多了一份冷靜與含蓄,並且開始有了關心現實問題的作品。由憂鬱沉靜舒一己之懷,轉而介入及批判社會。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這是楊牧開始關注社會人世的關鍵。1984年之《交流道》即隨筆式地紀錄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及批判。
在一九七七年《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中,編者引介楊牧的文字,尤其代表了文學界對詩人的普遍認知:“楊牧是位‘無上的美’的服膺者,他的詩耽於‘美’的溢出--古典的驚悸,自然的律動,以及常使我們興起對古代寧靜純樸生活的眷戀”。
人物成就
榮譽
詩宗獎(1971)
時報文學獎(1979、1987)
吳三連文學獎(1990)
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講座(1996-2001)
國家文藝獎(2000)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07)
紐曼華語文學獎(2013
個人作品
《水之湄》(台北:藍星詩社,1960)
《花季》(台北:藍星詩社,1963)
《燈船》(台北:文星書店,1966)
《非渡集》(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再版(台北:晨鐘出版社,1972)[6][7]
《傳說》(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以上為葉珊時期所著之詩集)
《瓶中稿》(台北:志文,1975)
《北斗行》(台北:洪範書店,1978)
《楊牧詩集Ⅰ》(台北:洪範,1978)[8]
《禁忌的遊戲》(台北:洪範,1980)
《海岸七疊》(台北:洪範,1980)
《有人》(台北:洪範,1986)
《完整的寓言》(台北:洪範,1991)
《楊牧詩集Ⅱ》(台北:洪範,1995)[9]
《時光命題》(台北:洪範,1997)
《涉事》(台北:洪範,2001)
Susanne Hornfeck、汪珏譯,中、德文對照,《和棋》(Patt beim Go,台北:洪範,2002)
《介殼蟲》(台北:洪範,2006)
《楊牧詩集Ⅲ》(台北:洪範,2010)[10]
馬悅然譯,中文、瑞典文對照,《綠騎:楊牧詩選》(Den grone riddaren,台北:洪範,2011)
《吳鳳》(台北:洪範,1979)
《葉珊散文集》(台北:文星,1966);再版(台北:洪範,1977)
《楊牧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75)
《年輪》(台北:四季出版社,1976);再版(台北:洪範,1982)
《柏克萊精神》(台北:洪範,1977)
《搜尋者》(台北:洪範,1982)
《交流道》(台北:洪範,1985)
《飛過火山》(台北:洪範,1987)
《山風海雨》(台北:洪範,1987)
《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1989)
《方向歸零》(台北:洪範,1991)
《疑神》(台北:洪範,1993)
《星圖》(台北:洪範,1995)
《亭午之鷹》(台北:洪範,1996)
《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台北:洪範,1996)[11]
《昔我往矣》(台北:洪範,1997)
《奇萊前書》(台北:洪範,2003)[12]
《人文蹤跡》(台北:洪範,2005)
《掠影急流》(台北:洪範,2005)
《奇萊後書》(台北:洪範,2009)
《The Bell and the Drum──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譯名《鐘鼓集──毛詩成語創作考》
《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再版(台北:洪範,1979)
《文學知識》(台北:洪範,1979)
《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1984)
《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1985)
《隱喻與實現》(台北:洪範,2001)
《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2002)
《葉慈詩選》(台北:洪範,1997)
《英詩漢譯集》(台北:洪範,2007)
詩人:楊牧簡介
楊牧(1944—),四川渠縣人。曾在大西北生活多年。歷為新疆石河子市作協主席、新疆兵團文聯副主席、新疆自治區文聯副主席、《綠風》詩刊主編、四川省作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星星》詩刊主編。著有詩集《復活的海》《野玫瑰》《雄風》《邊魂》、長篇自敘傳《天狼星下》、詩文總集《楊牧文集》等數十種。曾獲全國首屆中青年詩人優秀詩作獎、全國第二屆優秀新詩(集)獎、全國電視藝術“星光獎”一等到獎、“駿馬獎”最佳獎等。部分作品被收入國內高校教材及高中語文讀本,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德、意、日、印地、羅馬尼亞等文字。
余 燼
在我們行進的途中
誰給我們安排了這樣一堆餘燼
輝煌的葬禮
想遠在我們到來之前
就於荒原畢剝地燃燒
不知是哪隊遠足的
旅人、夢、乾糧袋
在這兒翻來復去地炙烤
對過往進行莊嚴的火葬
欲望始終在不可企及的前頭
途中每一步都很真實
狼嘯是豎耳可觸的
寒冷是伸手可見的
夜色圍過來如一口枯井
有時惟火光最能解渴
幾乎每個人說起今天都很激動
那些過往者當初也這樣
要與之交談卻是永遠地不可能了
他們的背影叫做歷史
隨風揚起
有時消逝得乾乾淨淨
留下了一堆植物的灰燼
荊棘的灰燼
也許並不是最冷的風景
悲壯和纏綿成為文字
最簡單的經驗
每個人都是須重複一次
才能讀懂
無法說清火光到底到哪裡去了
那些旅人到哪裡去了
茫茫天地無處尋覓
只有灰燼是一個事實
那些人走了是一個事實
我們來了,並且
也要燃一堆火
也是個事實
一根火柴熱了又冷
一支香菸,冷了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