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煥育

楊煥育筆名芹墨,1944年生於山西永濟市開張鎮石橋村。他自幼喜愛文藝創作,曾有“十三歲小詩人”之譽。

個人簡介

1961年,楊煥育中學畢業返鄉後,紮根農村,堅持創作十年之久。1975年
,楊煥育在永濟虹光蒲劇團任專職編劇,1986年調至原運城地區
蒲劇團,今年1月光榮退休。他的代表劇作《瓊玉
公主》曾獲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優秀編劇獎和文化部、中國劇協第三屆孔雀獎;《西廂記》獲山西省戲劇調演優秀編劇獎、山西省文聯第三屆文學藝術創作金牌獎;戲曲電視連續劇《西廂記》獲飛天獎和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清官寇準》獲省“五個一”工程獎;《寇老西升堂》獲中國戲曲金三角交流演出優秀編劇獎。

故事

上世紀40年代
上世紀40年代,不少晉南地區腦子活絡的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熬相公”。“熬相公”就是從當學徒、店小二開始,然後慢慢往上熬,熬到店員乃至掌柜。
永濟開張鎮石橋村的楊炳雲及本縣卿頭關家莊村的胡三光只是其中的兩位,楊炳雲在甘肅平涼某公司,胡三光在西安一銀號。素不相干的兩個人日後成了親家,他們後來分別成了楊煥育的父親、岳父。
照片1是胡三光的長女胡淑平,1945年拍照時,她僅僅半歲。她生在西安,長在西安,天生帶著母親大家閨秀的氣質,端莊、秀麗且又時尚、大氣。
她的母親生於西安一商人家庭,不錯的家境讓母親未沾染上多少黃土味兒(圖2左一),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據推算應該在1950年前。在那個全國上下粗辮子搖曳的年代,母親總是披著一襲長發,穿著得體的旗袍。在胡淑平的記憶里,母親算不上很漂亮,但很動人。當然,父親也很瀟灑、很英俊。
從這張照片上看得出,胡淑平和小她兩歲的弟弟顯然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穿戴完全不同於當時的農家孩子,她的頭上別著小發卡,當時應該叫“洋卡子”,弟弟則穿著罕見的小運動鞋。如果不是接下來的變故,他們應該一直在西安循規蹈矩卻又幸福地生活著。
上世紀50年代
幾乎同時,生活在鄉下的楊煥育則遠沒有那么“福氣”,儘管他的父親和爺爺都在甘肅“熬相公”,但由於遠離父母,跟著奶奶完全農民化地生活著,他的全身上下浸透了農家孩子的味道(圖3左一)。
如今已經65歲的楊煥育老師清楚地記得,這張照片拍於1951年,那年他7歲。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照相,是因為父母遠在平涼,無法忍受對他的思念,寫信讓寄照片過去,於是才有了這張照片。照片上的他,穿著當時最典型的對襟黑棉襖,大襠褲,大棉窩(暖鞋)。棉褲上的褲腰帶很長,結了個死疙瘩還剩出一大截,不老實地鑽出來,露在外面搶鏡頭。楊老師還記得,他那頂帽子也是頗有時代特點的有臉帽。所謂“有臉”,即帽子兩邊很長,放下來能把兩個臉蛋及下巴都捂嚴實,只露出鼻子和眼睛。
這張照片據說當年寄到平涼後,曾讓楊老師的父母和姐姐哭成了一片。
1953年,楊煥育第一次穿上了工人褲,也是他平生穿的第一件買來的衣服,那是他的父母從甘肅買回來的(圖4),深藍色,類似於現在的背帶褲。
那年他9歲,在本村上國小3年級,入了少先隊,當時全國已經解放,正把“學習工人老大哥”喊得響亮。這條褲子他穿了好幾年,也興奮了好幾年,全校只有他和另外一個女生穿這樣的褲子,讓他小小的虛榮心很受用。很快,在公私合營之後,他的父母回鄉務農,而爺爺則堅持在外,直到離休。
1957年,他完小畢業,到開張公社文工團當了一名小演員,這個公社幾易其名,曾叫過衛星公社,也叫過涑水公社。在文工團的3年多時間裡,他什麼都學,練功、表演、編劇、寫詩。最風光的是,在1958年12月一次詩賽中,他脫穎而出,被譽為“青少年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還出席了當時的晉南專區文教群英會,被稱為“小詩人”,胸口掛著出席證,被全國多家媒體拍照報導(圖5左一)。後來,文工團解散,他被保送上國中,國中畢業後回鄉務農。
同一時期,1953年,遠在西安的胡淑平跟隨父母回到了老家——永濟卿頭公社關家莊村。回村的直接原因是祖母生病,雙目失明,父親要到身邊盡孝。從那時起,胡父結束了在西安“熬相公”的生涯,做一個地道的農民,這一舉動也改寫了胡家的歷史。
上世紀60年代
楊煥育回鄉務農的日子裡,曾擔任文化室主任,寫板報、念廣播、演戲,還在村業餘劇團“一肩挑”,編劇、導演並表演。
後來,因工作突出又被調到公社寫材料,當電影隊隊長。說起電影隊,那是楊老師一段最為難忘的經歷,號稱隊長,其實也只領導了一個人。
那個年代,放電影特有面子,到村里放電影,被“照護得很好,吃得可美”,一夜要跑三四個村,那時的行話叫“跑片”。不管多晚到村里,哪怕是凌晨3點,只要在大喇叭里一喊,“放電影了,電影進村了”,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就會在很短時間裡湧出來。人們把此前的革命樣板戲看膩歪了,聽說有個新片子來,“稀罕得很”。
圖6這張照片不用介紹就能看出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楊老師的上衣口袋裡插著兩支鋼筆——很“文化”的標誌。從楊老師此後的照片中看,他的上衣口袋中永遠矢志不渝地插著兩支鋼筆,習慣使然吧。只是,納悶的是,原版照片只有手指頭寬,難道那時的照片,什麼規格的都有?
1975年,楊老師又被調入永濟縣虹光劇團當專職編劇,從此開始了真正的編劇生涯,直到1986年被調入運城地區蒲劇團任編劇至退休。
1963年,楊煥育和胡淑平結婚了。兩年後,他們的大女兒出生,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樂融融(圖7)。這張照片上,前排坐著的,從左到右依次為楊老師的祖母、祖父及伯祖父,後排左右分別為楊老師的母親、父親。
改革開放30年
在縣區兩級蒲劇團里,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民眾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時刻感動著楊老師,也激發著他的創作熱情,為他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
他不斷地寫、編、導、畫,而這些又給他帶來了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雙重收穫。如每一個中國家庭一樣,他家的收入越來越高,房子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晚輩個個也都過得“很舒服”,沒有一個讓他和老伴特別操心的。
2003年,在他和老伴寶石婚紀念日裡,晚輩們為他們隆重地舉辦了慶典,並拍了很多照片留念(圖8)。
看著晚輩們個個喜氣洋洋的神情,他們感慨萬千,把這一切都歸結為“趕上了好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