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硔莊

楊柏硔莊

楊柏硔莊位於湖北省大冶市靈鄉鎮長坪村五六組,人口有500餘人,此莊為鄰村大畈村閔家大屋大房分支。這裡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民國及以前屬湖北武昌縣靈溪鄉靈四里,曾名楊柏硔村,可見當時的繁榮與興盛。這裡人文蔚起,世代書香,據宗譜記載,曾有“舉人”出於此,此外“邑庠生”、“廩貢生”、“國學生”更是數見不鮮。這裡人財兩盛,富貴迭興,代不乏人,如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本庄簡介

大冶靈鄉《閔氏宗譜》中所載:閔學仁公,宏公六子,字兼三,邑庠生,遷居楊柏硔,生於順治二年乙酉十二月初十日寅時,歿於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二月廿四日子時,享年五十四歲。妣柯氏,本里下柯莊邑庠生梅實公女,邑庠生啟禎啟棫公姊,廩貢生啟朴啟棠啟魁公妹,生於明崇禎十六年癸未十二月廿日卯時,歿於康熙六十年辛丑十一月廿三日寅時,享年七十九歲,合塋於公分下山本居楊柏硔屋下首山醜未兼癸丁向,生子三:馨第、林第、名第,生女二:長適陳同柏、次適陳錫方。按宗譜所云,當建莊於康熙十三年至康熙 年之間,也就是公元1673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楊柏硔莊球場新貌 楊柏硔莊球場新貌

德孝流芳

德孝堂:出自春秋時魯國人閔子騫的故事。

閔子騫,名損,字子騫,孔子學生,在孔門中以德行和顏淵並稱。以孝聞於世,孔子譽他:“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少時,受其後母虐待。冬,後母衣所生二子以棉,衣子騫以蘆花。父知之,欲出其後母。子騫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遂止。後母悔,遂視諸子如己出。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有詩讚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後世將閔子騫列入二十四孝,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賢人物。

以閔子騫為始祖的閔氏族裔遂用“德孝”,或者“純孝”、“孝行”作為堂號。我楊柏硔閔莊為閔氏德孝堂莊門之一。

楊柏硔祖堂上重神龕 楊柏硔祖堂上重神龕

祖籍來源

我楊柏硔莊閔氏德孝堂祖籍:南宋高宗建炎三年第二世祖萬二公,偕妣挈子,泛舟鄱陽,由江西省南昌縣麻丘鄉茅坊莊(由於子孫繁盛瓜蒂綿延,該莊名現已不復存在),遷居湖北省武昌府靈四仁里清水潭鄉,後第七世祖繼祖公卜居於神山祠下港北坐東向西今莊名閔家大屋祖莊。

楊柏硔莊新祖堂近影 楊柏硔莊新祖堂近影

清康熙年間其後代第十四世祖學仁公(字兼三)由閔家大屋祖莊遷居本里楊柏硔莊(即本庄)建築落業至今。經過發展,家族隊伍不斷壯大,現存有三個房頭的說法,即“二房”(據家譜記載,為準確無誤的老二房)、“三房”(據家譜記載,實為四房)、“五房”(據家譜記載,實為長房)。分楊柏硔上、中、下三門,十六世祖師壽、師聰二公分居楊柏硔莊上門;十六世祖師澤公同師聖、師棟三公分居楊柏硔莊下門;第十八世祖之豹公(師澤公之孫)由柏硔莊下門分居楊柏硔莊中門築室立業。

楊柏硔莊老祖堂近影 楊柏硔莊老祖堂近影

本庄祖堂始建年代尚無可考據,近代修葺於公元一九九六年,其址居本庄之中,祖堂前數十米處有水塘一口,背後緊靠柏硔祖山,所謂前有明堂後有靠山,符合陰陽之說,為一福地。曾有秀才舉人出於此,舉人一名諱之奎,字星街老夫子,於金山之巔建有金山書屋,課教子孫,多讀書人出於此。祖堂前有兩石墩名喚“葦子墩”為證,祖山後亦另有一水塘,村人謂之為後背塘,故吾莊兩口水塘也。曾聽老一輩所言,吾莊原居楊姓,鄰有諸山,因以謂楊柏硔是也。本庄現在世年長者為鴻字輩,年幼者為駿字輩,家族繁茂,人財兩盛。

閔學仁公墓 閔學仁公墓

其間由我莊遷居全國各地亦有多處,如後裔師聰公子孫有遷今之宮台村石姑橋莊者,師澤公子孫有居楊柏硔者,有遷鄖西縣羊尾山者,之宏公嗣孫遷房縣秦口復遷房縣化口者,師棟公子孫遷鄖西夾河關漂草池兩處者,之華公由楊柏硔莊上門遷居漢東莊(今之大畈村漢東莊)開基立業者。

家族字派

楊柏硔祖堂神龕 楊柏硔祖堂神龕

慶萬受必崇

孟繼思伯子

宗文公學第

師啟之育立

世代鴻運遠

昌隆駿業開

楊柏硔莊老水井 楊柏硔莊老水井

(閔氏六修宗譜商定,從“開”字派起沿用新的五十代派)

光前洙智體

孝友承明通

磊節標炎漢

清操揚惠鍾

淳龐綿厚澤

敦樸裕家雄

老房子 老房子

蔚起紹衍煥

祥徵奕葉豐

還堯膺帝眷

盛載景高松

家族名人

閔之奎

楊柏硔祖堂神龕 楊柏硔祖堂神龕

(1764—1840年)字元六,號星街,武昌縣靈溪鄉靈四里楊柏硔村人,例授修職郎,乾隆四十年眼生,嘉慶十五年庚午科舉人,嘉慶廿五年驗看咨部諭教選職銜,主請本邑壽昌書院,戊子春在自己名下山土名金山坪,建造金山書屋,堂名二壽芷郎,自題金山書屋兩樹堂聯云:“樂水樂山,聰屬優遊地位;樹人樹木,全憑培植工夫”。門生顯揚者眾,有歷任大理寺少卿、順天府府丞、光祿寺少卿鄂城名士王家璧等。其父巨瑚公由長房承祧四房禮祀,今喚作三房者皆公之後裔子孫。1775年,年十一,入塾讀書,1784年,年二十,歲試取入武昌縣學,1810年,年四十六,中嘉慶庚午科五名副舉人,1820年銓選教諭職銜,1823年受邑侯保公聘,1825年受林公聘,主講壽昌書院, 從游者皆一時名士,有鄂城王家璧等,當年冬回鄉,於金山坪之頂建造金山書屋,堂名兩樹堂,取樹木樹人之意,廣植樹木五穀,廣招鄉里門生,偕子若孫講學於茲土,1840年終葬金山書屋右側,與妣柯太君合塋,後世尊稱其為夫子,例授修職郎,榮封三代。今祖堂門前兩石墩,又喚桅子墩,乃當年中舉時嘉慶皇帝賞賜之物,滿門榮光。曾創修宗譜雖未成,但保留了重要的家族史料流傳至今,功勞之大。因此公榮耀,我始遷祖學仁公碑記上才得以刻“顯祖”二字,柏硔祖堂左側下樓學屋,乃此公後世裔孫所建,造就一代又一代讀書人,閔氏後稱詩書望族,足見其影響力之大,一人有慶,闔族生輝。

閔鴻文

閔氏家訓 閔氏家訓

(生歿待查)字博卿,號佑成,靈四里楊柏硔莊上門人, 先父代塋公早年謝世,年十五隨堂伯介夫公,就貿於紀姓震豐乾之木號,越二年許歸娶吳氏,三載未周竟失足於採石江邊,繼李太白騎鯨仙去,年僅二十,遺寡母張氏與孤室吳氏哭成淚人。越二年,吳氏竟向門口塘躍去,捨身以殉其夫,闔族鹹稱其節烈焉,恭請民國大總統給予彰揚,旌表為節婦,入志入祠,憑戚戶立兩嗣子承祧其夫婦名下,從此人文蔚起,瓜瓞綿長。

閔啟璞聘妻柯氏

楊柏硔莊祖堂管理規章 楊柏硔莊祖堂管理規章

(生歿詳譜)閔啟璞,靈四里楊柏硔莊下門人,聘妻柯氏,冶邑柯左泉莊,生員柯相宗孫女,早失怙恃,依伯父鞠育成人,年十八婚有期矣,璞省試歸,病死,訃至,女方績,遂綴,含泣不言,諸姑伯姊以女素性貞愨,恐其死殉也,密防之,稍懈,乃以帶束衣裙,潛出屋後深池溺死,家人舉而出之,面如生,因與啟璞合葬焉。(《邵志》鹹豐三年,《武昌縣誌·列女》)

閔佰友

1962年9月生,楊柏硔莊下門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大冶市靈鄉鎮副鎮長,靈成管委會副主任。1990年3月~1999年5月在長坪村任村長;1997年當選為大冶市人大代表。1992年被評為黃石市十大傑出青年、黃石市鄉鎮企業家、黃石市優秀村主任,1993年被評為大冶市十大傑出青年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