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魁畫集

楊吉魁畫集

楊吉魁師承齊白石女弟子楊秀珍,擅長寫意花鳥,長期以低調、謙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埋頭創作,潛心藝術。作品題材廣泛,包攬花鳥蟲魚、田園蔬果,用筆潑辣洗鍊,用墨渾厚華滋,妙造天趣,生意盎然,神韻無窮。畫面富有詩情畫意和奮進向上的精神情趣,正是他藝術特點。畫法上採取小寫意,兼工帶寫,彰顯齊派風範,同時融匯了近代其他名家之長,鑄成他獨特的畫風。楊吉魁的水墨雄渾壯美,重彩中艷麗不俗,造型上寫實而不拘於表象,更重視作畫的立意巧妙,把握著齊派藝術的精髓而加以發展,在變中求新,時變而時新。這部畫集,詩畫一體,亦是一部酬唱詩集,代表了他數十年來從藝鍥而不捨進取不已的豐碩成果,結晶著他植根於中國哲學、詩詞和傳統智慧的藝術靈感。

索引

《楊吉魁畫集》,ISBN:9787102060057,編者:紀欣、陳林、范曉榆。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書評

《生活晨報》藝術收藏周刊主編、藝術評論家 藝興:

“人美”是國內最權威的美術專業出版社,對畫家的選擇審慎而嚴苛。這次出版《楊吉魁畫集》,其規格與檔次,與該社美術經典“大紅袍”系列可謂等量齊觀。該畫冊裝幀精美,設計大氣,採用中英文對照,由姚奠中先生題簽,趙望進先生作序,入選楊吉魁先生各種形式的花鳥作品116幅,可謂楊吉魁美術著作的集大成。

中國資深美術評論家、 中央美術學院 著名美術史論教授 薄松年

楊吉魁先生的畫路較寬,花鳥蟲魚、田園蔬果無不形之於筆下。所鍾愛的墨荷、雄雞、牽牛、幽蘭、勁竹、秋菊等傳統題材,畫起來自然不同凡響。畫面充滿健康奮進的精神情趣,正是他藝術上的獨創之處。畫法上採取小寫意,兼工帶寫,除了帶有齊派風範外,可以看出還從近代京滬兩地的花鳥名家中吸收了不少營養,鑄成畫家獨自的特色。作為水族的魚類也有一些畫家擅長,但畫金魚者不多,他採取以神寫形舍形取意的寫意技巧,寥寥數筆顯現金魚循回遊動之態,堪稱首創。楊吉魁的水墨雄渾壯美,重彩中艷麗不俗,造型上寫實而不拘於表象,更重視作畫的立意巧妙,這一點也正是把握住齊派藝術的精髓而加以發展,在變中求新,時變而時新。他的大幅作品也相當出色,尋丈的《百花齊放》,集四季花卉於一圖,章法上打破時空的局限,或疏或密,運用水墨、潑彩、勾勒、沒骨多種技巧,點綴蜻蜓蜜蜂飛舞其間,真是萬紫千紅、生意盎然,彰顯出巧妙的藝術手法和堅實的功力。

傳統的中國畫非常強調“畫外功”,畫家的修養(思想的文化的)在作畫中占有重要地位。畫品的脫俗和高尚畫格多半得力於修養。楊吉魁學畫並非科班出身,他畢業於大學中文系,正由於此給他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反而成為他從事繪畫的長項,他自題詩云:“神魂出畫卷,境界滿詩篇,抒盡心中意,功夫在後天”,可見他是深諳此中三昧的。

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教授、美國著名美術史論家 漢斯·古根海姆博士:

《楊吉魁畫集》貫穿書中許多畫作的一大特點就是給人一種時間在變的概念。他的魚蝦採用簡練明快酣暢淋漓的筆墨以及斑駁生動的鮮紅色,畫出了迅速遊動的鮮活效果,讓你充分感覺到時間上的飄移,並且看起來像是嫻熟地一筆而成。同樣,他的作品極其重視構圖和畫中各部分的縱向布局,欣賞起來由上到下,就像讀中國書法一樣。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看,楊吉魁作品很突出的一點就是善於留白,事實上是對中觀佛學的“空無”這個概念做了一個極其完美的藝術闡釋。 他的筆墨正是這樣似與不似地傳述著藝術的涵義。這些畫面能讓我們感觸到創作過程中那種快捷和輕逸的節奏,表現出了忽然一瞬間那種時隱時現的神韻,在那一刻里沒有時間過往的概念,卻存在著一種恆古的藝術力量。

書中從第146到155頁的那些仙桃猴猻圖同樣惹人注目。從抽象和視覺的角度看,這些作品採用橘紅色和黑墨色的色彩對比,加上渾然圓潤的造型,就自然地達成了一種歡悅喜慶的美學效果。黑墨色樹葉輪廓仿佛是對現實中黑暗的某種點綴性的影射,但開心的猴子卻又驅散了人們所有的畏懼之心。

《楊吉魁畫集》的第113頁是一幅融匯了紅色和黑墨,宛如筆走龍蛇那樣提煉出來的公雞花卉圖,並有大量的留白作陪襯,實為精湛之作,運用藝術手法巧妙地表白了雞象徵著“吉祥”或“吉利”的中文寓意。

對偉大書法家和詩人蘇軾(1037-1101)來說,集詩書畫為一身以寫意筆墨來一統抒發人們的詩畫情懷早已形成文化傳統。楊吉魁畫集裡面的作品我欣賞的越多,就越發能感觸到他的藝術靈感來自上千年的中國哲學,詩詞和傳統智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