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菜娃娃

椰菜娃娃

美國流行的一種玩偶,購買者通常是無子女的家庭或者單身者。

簡介

在美國的玩具市場上,首屈一指的就算是“椰菜娃娃”。就是這個身長40厘米的“椰菜娃娃”,使得人們在聖誕節前後,冒著寒氣逼人的北風,在玩具店前排起長龍,競相“領養”。

椰菜娃娃椰菜娃娃

原來,這是奧爾康公司的總經理羅勃所創造的一個別出心裁的推銷術。

幾年前,一場“家庭危機”的潮流掃蕩了美國社會,破碎的家庭愈來愈多,父母離異給兒童造成了心靈創傷,也使得不能撫養子女的一方失去了感情的寄託。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感情空白,羅勃決定開發“椰菜娃娃”,要讓這種娃娃成為人們心目中真正的嬰兒。

他根據歐美玩具市場正由“電子型”、“智力性”轉向“溫柔性”的趨勢,採用先進的電腦技術,設計出了千人千面的“椰菜娃娃”。這些娃娃具有不同的髮型、發色、容貌、服飾,千姿百態,可供人們任意“領養”。

為了讓“椰菜娃娃”達到更逼真的境界,奧爾康公司每生產一個娃娃,都要在娃娃身上附有出生證、姓名、腳印,臂部還蓋有“接生人員”的印章。在顧客“領養”時,要莊嚴地簽署領養證,以確立“養子與養父母”的關係。

饒有興趣的“領養”首戰告捷之後,羅勃對“椰菜娃娃”採取全速前進的市場策略。一方面公司不惜巨款在電視上廣泛宣傳,在每周六早上兒童最受歡迎的卡通片時間裡密集播映,使兒童對“椰菜娃娃”產生了特別的感情。另一方面,羅勃親自出征,週遊各地,在各大城市,親自或派代表主持兒童博物館舉行的“集體領養椰菜娃娃”的儀式。每舉行一次“領養”儀式,都會在舉辦城市掀起一場領養“椰菜娃娃”的熱潮。有的婦女竟然一個人“領養”了近百個“椰菜娃娃”。

為了能夠長久地保持這8種“領養”的狂熱,羅勃繼續千方百計地了解顧客的心理需求,根據顧客情感上的需要,他又作出了一系列創造性的決定。

相關信息

首先,公司在美國各地開設了“娃娃總醫院”,由公司的職員裝扮成醫生或護士。“椰菜娃娃”問世以後,放在搖籃里等待“收養”,造成了一種娃娃真正有生命的感覺。好奇的人們川流不息地跨入“醫院”的門檻,一睹“領養”風采。“椰菜娃娃”被領養後,公司還建立了生日檔案,每當娃娃的生日時,娃娃的“領養父母”或“養護人”都會收到一份公司寄來的生日賀卡,以進一步聯絡公司與顧客的感情。

絕妙的是奧爾康公司還銷售與“椰菜娃娃”相關的商品,例如:娃娃用的床單、尿布、推車、背包和各種玩具。既然顧客“領養”娃娃時,把它做為真正的嬰兒和感情上的寄託,當然要購買娃娃必不可少的用品。

從這些獨特的創新中,奧爾康公司賺取了高額利潤,僅在1984年一年中,銷售額就超過10億美元。

為了讓“椰菜娃娃”立於不敗之地,羅勃又略施小計,控制“椰菜娃娃”的產量,人為地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有時顧客為了能“領養”到“椰菜娃娃”不惜賄賂售貨員,這種搶購風也使得“椰菜娃娃”的身價上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