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實螺

椎實螺

椎實螺(Lymnaeidae;pond snail)是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肺螺亞綱(Pulmonata)、基眼目(Basommatophora)的一科

基本信息

簡述

椎實螺 椎實螺

腹足綱椎實螺科軟體動物的通稱。貝殼較薄,稍透明,螺鏇部一般低矮。殼口大,無厴。用 “肺”呼吸。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常成群棲息在小水窪、池塘、湖泊、水庫、淺水小溪及灌溉溝渠內。許多種類為人類、畜類、禽類及魚類的寄生吸蟲的中間宿主,對傳播疾病起著極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有些種類可作為中等污染水體的指示生物,如靜水椎實螺 (Lym-naea stagnalis) 等。

外形特徵

椎實螺 椎實螺
椎實螺 椎實螺

椎實螺是腹足綱椎實螺科軟體動物的統稱,雌雄同體。具螺形貝殼,螺鏇部一般低矮。形小如椎實,殼薄,暗色,半透明。螺鏇部尖,體螺層頗大,殼口寬闊,無厴;體柔軟,能縮入殼內。頭部有伸縮性的觸角1對,觸角內側基部有眼;頭部腹面具口器,短而膨大。體右側前方有生殖孔,雌孔和雄孔分離。有肺以營呼吸,但因入水生活,故其外套膜的一部分,又延伸成次生性鰓。 冬季潛伏於泥土中冬眠。

成螺: 長約10毫米,似田螺,暗青綠色,殼薄,半透明,頂端有右鏇螺紋三 至五圈,螺鏇部尖,螺口殼寬,唇齒尖銳,無厴。卵:圓形,卵塊呈長圓柱狀,外包膠 質,透明。幼螺: 體小,形似成螺。

寄主及分布

椎實螺 椎實螺

水稻、萍及其它水生植物。全省發生。 多數是哺乳動物(牛、羊等)或禽類(如鴨)及人的多種吸蟲的中間宿主。如靜水椎實螺是禽類錐狀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蘿蔔螺是人、畜、禽肝片吸蟲、包氏毛畢吸蟲、卷棘口吸蟲等等的中間宿主。

生活規律

春季秧苗3厘米時,椎實螺開始為害,水稻全生育期都可受害,前期能 將秧苗咬斷,後期破壞植株表皮,吸取汁液,嚴重時葉片發黃,植株瘦弱,影響生長發 育。長期淹灌,排水不良或水質腐臭的地塊,發生嚴重,尤以進排水口數量較多。

防治方法

一、下午排水後,每畝用6%六六六粉1.5斤兌細乾土30~40斤漫撒於 田間,24小時後復水。二、排除田間積水,濕潤灌溉,每畝撒施石灰粉4~5斤。

分布範圍

椎實螺圖冊 椎實螺圖冊

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常成群棲息在小水窪、池塘、湖泊、水庫、淺水小溪及灌溉溝渠內。許多種類為人類、 畜類、禽類及魚類的寄生吸蟲的中間宿主,對傳播疾病起著及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有些種類可作為中等污染水體的指示生物,如靜水椎實螺(Lymnaea stagnalis)等。

生物學價值

椎實螺是華支睪吸蟲及肝片吸蟲的中間宿主,對該類型的寄生蟲傳播有重要影響。

同時,其體表外殼的左右鏇相對性狀是生物學著名課題“母性影響”的實際案例,長期被選入高中生物學課本

雜交試驗:

椎實螺 椎實螺

1.過程:椎實螺進行正反交,F1鏇轉方向都與各自母本相似,即右鏇或左鏇,F2均為右鏇,F3才出現右鏇和左鏇的分離。

正交 反交

♀(右鏇)SS×♂(左鏇)ss ♀(左鏇)ss×♂(右鏇)SS

↓異體受精  ↓異體受精

F1  全部為右鏇(Ss)   全為左鏇(Ss)

↓自體受精  ↓自體受精

F2  1SS∶2Ss∶1ss(均右鏇) 1SS∶2Ss∶1ss(均右鏇)

↓  ↓  ↓ ↓  ↓  ↓

F3  右鏇 右鏇 左鏇 右鏇 右鏇 左鏇

(SS)(分離)(ss)  (SS)(分離)(ss)

3 ∶ 1   3 ∶ 1

如果試驗只進行到F1,很可能被誤認為細胞質遺傳。

F1的鏇轉方向同母本一致。

2.原因:椎實螺外殼鏇轉方向是由受精卵分裂時紡錘體分裂方向決定的,並由受精前的母體基因型決定。

右鏇──受精卵紡錘體向中線右側分裂;

左鏇──受精卵紡錘體向中線左側分裂。

母體基因型受精卵紡錘體分裂方向椎實螺外殼鏇轉方向。

生活習性

常大量成群棲息於各種靜水和暖流水域中,在半鹹水、泉水、高原水體中也可見到。

分類學

椎實螺 椎實螺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門: 軟體動物門

綱: 腹足綱

目: 基眼目

科: 椎實螺科

屬: 椎實螺屬

種: 靜水椎實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