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張鎮

棠張鎮

銅山縣棠張鎮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位於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市區南郊3公里,總面積83.6平方公里,棠張鎮28個行政村,5.3萬人。可耕地8.5萬畝。交通便利,市區23路公車直達鎮區,北靠104國道,歐亞大陸橋霍連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距徐州市觀音機場20公里,距京、滬、隴海鐵路樞紐15公里,環境優雅,縱貫棠張鎮南北的琅溪河,沿河及東西橫向30餘條中溝,常年水清林蔭,人傑地靈,是投資經商興辦企業的理想去處。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棠張鎮區資源豐富,棠張鎮現有桑園面積2萬畝,年產鮮繭450萬斤,常年鮮繭450萬斤,常年固定菜地4.2萬畝,高標準蔬菜日光溫室2萬棟,年產各種“棠溪”牌無公害蔬菜1億公斤,並被徐州市政府命名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雙孢磨菇雞腿菇富硒花菇等食用菌年產量達500萬斤,培育出的北冬蟲夏草出口國外,棠張鎮意楊100萬棵,地下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和富鍶礦泉水,2000年8月1日,經國家地質礦產部南京綜合岩礦測試中心檢測,PH值達7.3,鍶含量達0.64mg/L,並含有其它20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豐富的資源為有識之士來棠張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項目提供了保證。

工業經濟

棠張鎮江蘇省銅山縣棠張鎮鎮長:曹景興
棠張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發展鄉鎮企業,富民強鎮”為宗旨,加大投入完善美化硬體設施,棠張鎮完成了道路硬化工程;棠張鎮實現程控電話裝機7000門,完成了棠張鎮鎮中心自來水場的建設,實現棠張鎮各村優質礦泉水的充足供應。認真執行鄉鎮企業法規,治理投資軟環境,制止有關部門向企業各種形式的亂收費,控減鄉鎮企業負擔。制定了來棠張投資的優惠政策,鼓勵支持鎮內外的經濟能人來棠張興辦項目發展、繁榮、振興棠張。至二000年棠張鎮個體私營經濟項目發展到1000餘家,其中有年產150噸優質白廠絲的正大繅絲廠,年產各類化纖匹綢450萬米,或真絲匹綢400萬米的振華絲綢廠,有生產每台價值150萬元出口東南亞各國的混凝土攪拌機廠,有年產750萬隻各類包裝箱的維維集團棠張包裝箱廠,有年產各種規格膠合板5萬立方米的幾家膠合板廠,韓國創辦的絨毛玩具廠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億元,從而躍居徐州市“工業十強鄉鎮”“銅山縣工業綜合考核前列。”

高效農業

棠張鎮江蘇省銅山縣棠張鎮黨委書記:張玉明
棠張鎮堅持以生產發展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高效規模農業為抓手,突出發展現代農業,按照“抓特色、創名牌、求突破、活流通”的農業發展思路,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積極打造高效農業示範園,推進高效規模農業提檔升級。棠張鎮可耕地面積6.8萬畝,其中桑園2.5萬畝,設施菜3.5萬畝,蔬菜複種面積9.5萬畝,年上市無公害蔬菜2.9億公斤,年產鮮繭170萬擔,設施菜和蠶桑發展成為棠張鎮農業兩大支柱產業。圍繞“一線”、“二園”、“三片”的農業規劃布局,著力推進規模基地片區建設和主要路段規模產業帶建設。“一線”即三堡至棠張的沿線產調線,新增沿線產調面積5000畝,形成萬畝設施蔬菜連片種植規模,“二園”即位河村500畝高效農業示範園、躍進村占地200畝建110棟日光能溫室精品蔬菜展示園,“三片”即劉塘為中心的萬畝桑園片、學莊為中心的千畝葡萄園觀光片、晁湖為中心的萬畝菜輪作示範片。棠張鎮加大農業布局與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一村一品”的基礎上,力求形成“多村一品”,強力推進規模種植,創建了包括學莊村2000畝黃瓜、大棚葡萄、番茄高效栽培基地等栽培基地在內的8個千畝以上連片種植特色規模基地。在棠張鎮主要路段整體規劃,桑園再擴4000畝,設施蔬菜擴大5000畝,形成規模連片種植,達到千畝成方,萬畝連片。僅蔬菜種植和栽桑養蠶使農民增收1000多元。
棠張鎮棠張鎮
用科學技術改造農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先後引進韓國水果黃瓜、台灣聖桃番茄荷蘭七彩辣椒等新品種和栽培技術,搶占市場先機。同事推進標準化生產,實行統一供種,定期測量土壤成份,按標準施肥,強化農業投入的監管,加強質量測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經江蘇省認定的標準化農產品基地達2.5萬畝。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發展高效農業的根本。提高農民專業栽培知識,助推農業增收。多次組織村民前往山東壽光參觀高效農業學習。棠張鎮積極引進新、特、優10項新品種,組織科技培訓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栽培技術,開展農業新技術講座培訓,出實用農業技術牆報,印發農業技術明白紙,將農業新技術傳播到千家萬戶,使“村有科技示範、戶有科技明白人”,提高農民科技種田的本領,棠張鎮桑園畝均效益達3000多元,設施蔬菜畝均效益達萬元以上,棠張鎮85%以上可耕地超過高效農業指標要求。棠張鎮還積極引導農民成立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建成農村合作組織16家,把一家一戶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活一村經濟、富一方民眾”的發展格局。

特色產業

銅山縣棠張鎮以蠶桑為基礎,發展鏈條產業,讓農民嘗到了增收的甜頭。棠張鎮2008年種植桑樹1.7萬畝,近萬戶農民養蠶1.8萬張,僅春繭產量就達到150萬公斤左右。棠張鎮有繅絲廠和絹紡廠兩家購用蠶繭的企業,棠張鎮依託兩家企業在農民中開展保桑擴桑,蠶農基本掌握一年飼養春秋兩季蠶的技術,僅養蠶一項每畝地純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桑枝條是優質食用菌培養基。棠張鎮派專人前往福建等地學習,回來後指導農民利用農閒和空閒地進行食用菌種植。棠張鎮食用菌大棚已發展到1000個,以每袋花菇6元的純利潤計算,將給農民帶來600萬元的純收入。

城鎮建設

棠張鎮棠張鎮
棠張鎮以“五杯競賽”、“三清三創”、“六清六建”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抓手和切入點抓好抓實,棠張鎮全年實際完成投資716.9萬元,新建村綜合服務中心或辦公樓,建築面積總計3200平方米,完成水泥道路硬化,鋪設地磚道路總計18800平方米,建成村民休閒健身廣場4處,總計18000平方米,實現村內美化、亮化,總計新建花壇140個,約11800平方米,安裝路燈近千盞,鋪設整修村內下水道15700米,河塘清淤54萬立方米,農戶改廁4900戶。棠張鎮根據各村坐落位置、農民收入、集體經濟實力等綜合情況,研究制定新農村建設中長期建築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在2006年把躍進村作為示範村的基礎上,2007年又把劉塘、位河、田河學莊、棠張5個村作為示範村,以利於典型示範帶路,促進棠張鎮新農村建設整體逐年逐步推進。大力開展“五杯競賽”活動,切實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進行具體行動,棠張鎮基本達到“創業杯”標準的村4個,達到“小康杯”標準的村6個,達到“新風杯”標準的村6個,達到“家園杯”標準的村6個,達到“和諧杯”標準的村6個。

棠張鎮共投資1000多萬元實施了城鎮新建和續建項目30多個,完成了棠張鎮5公里主街道改造工程,7公里排污管網及配套工程,8公里綠化管道工程,對主街道供電、電信有線電視線路進行了拆遷改造,在主要街道安裝路燈和公益廣告燈箱,建成了人民廣場紡織休閒廣場等一批標誌性建築。棠張鎮開展了退硬還綠、拆牆透綠工程,拆除封閉式磚混圍牆,建成“透景”、園林式街景,充分體現了建樓綠一點、建路綠一線、建區綠一片的方針。棠張鎮基礎設施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公用服務項目上,堅持以環境建設為重點,努力推進棠張鎮“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淨化”等“五化”進程,進一步改善供水、道路、住房條件,擴大排污覆蓋範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