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

內容介紹

“棚戶區”在近代以來的上海歷史中,一直是規模龐大、形態獨特的城市貧民區。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這裡居住的主要是50年代中期以前自全國各地遷徙來滬的下層移民,也有小部分是原來即居住於此的“本地人”和50年代中期以後零星搬入的居民。 本書為“現代城市社會研究叢書”之一,通過大量人、事調查研究,闡述了上海市城市貧民區人們的生活狀況。
城市社會的轉型及其擴充、發展,是當今中國社會演變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內容之一。如何記錄、描述這樣一種社會變遷的過程,並對其作出相應的解釋、闡述,是需要各門學科從事城市社會研究的研究者們共同努力的艱巨工作。由於城市社會研究的內容涉及到從人口生態、空間形態、社會結構到社會生活、社會意識以及人的行為、心理等各個層面,還涉及到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城市作為一種社會類型的跨地域、跨文化的共通性,所以,其研究的艱巨性不僅在於這項工作需要有實證性的調查研究,需要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更需要有各種形式、各種層面的比較研究,包括國際間的、城市間的對照和比較。

作品目錄

序關於這項調查
上海市棚戶區的歷史和現狀
家庭生活史口述實錄
(一)元和弄
(二)董家灣
附錄:訪問提綱、整理框架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