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漢語詞語]

棋局[漢語詞語]
棋局[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棋局,古時候指棋盤,現也指對陣形勢。比較著名的有圍棋中的珍瓏棋局。

基本介紹

基本解釋
(1) 對陣的形勢
(2) 舊指棋盤
詳細解釋
亦作“棊局”。(1).棋盤。古代多指圍棋棋盤。《急就篇》卷三:“棊局博戲相易輕。”王應麟補註:“所以行棊謂之局。”《文選·韋昭<博弈論>》“枯棊三百,孰與萬人之將”李善注引三國魏邯鄲淳《藝經》:“棊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棊子各一百五十枚。”按,唐以前圍棋棋局之制如此,今則縱橫各十九道,合為三百六十一道。《晉書·天文志上》:“天員如張蓋,地方如棊局。”唐杜甫《江村》詩:“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2).指弈棋。《後漢書·張衡傳》:“弈秋以棊局取譽,王豹以清謳流聲。”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樽酒樂餘春,棋局消長夏。”
(3).指在棋盤上布子的形勢。《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這四句詩,是把棋局比著世局。”
(4).比喻世局。清汪懋麟《就斯詹事引疾乞歸》詩:“似君骨相宜廊廟,漫擬嚴光一輩人。世事渾如百折灘,紛紛棋局肯休官。”

相關棋局

珍瓏棋局

珍瓏棋局珍瓏棋局
圍棋術語。也稱玲瓏。指人為的,刻意設計的全局性的大型棋題,有別於死活題是局部特型,珍瓏的特點是構思奇巧。大抵利用盤征、死活、手筋、殺氣等方面技巧,波及全局,引人入勝。中國古代的千層寶閣、演武圖,日本古代的十厄勢,均屬此類。
根據金庸先生的著名長篇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描述,蘇星河故意擺出三四十年來未有人破過的珍瓏棋局用來尋找無崖子的傳人,各路高手前來挑戰皆敗,惟獨不懂棋的虛竹胡亂投了一子破了棋局。這個棋局是金庸先生編造的。
借鑑了中國古代棋書《發陽論》,局中“金雞獨立”、“老鼠偷油”等妙招環環相扣,史上最大的“倒脫靴”也設計了進去。按照譜中招法,虛竹執白先在二三路自緊一氣,隨後黑棋倒撲拔掉白棋16子,然後白棋一斷,即可將黑棋80目吃掉。

西洋棋棋局

1)棋盤和棋子:
西洋棋棋盤是個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就放在這些格子中移動。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黑白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兵種是一樣的,分為六種:王(1)、後(1)、車(2)、象(2)、馬(2)、兵(8)在正式比賽中,西洋棋棋子採用立體棋子,非正式比賽中可以採用平面圖案的棋子。
2)行棋規則:
王: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著限走一步。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西洋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車:橫、豎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況下不能越子。
象: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馬: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沒有“中國象棋”中“蹩馬腿”的限制。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著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最多直進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進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3)特殊走法: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著法外,西洋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
西洋棋西洋棋
兵的升變: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和“短易位”。
在下面四種情況下,王車易位不允許:
王或車已經移動過;
王和車之間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對方“將軍”;
王經過或達到的位置受對方棋子的攻擊。
4)勝、負、和:
西洋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逾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叛和;
一方連續不斷將軍,對方王卻無法避開將軍時,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成為“逼和”;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為和局。
5)記分方法:
西洋棋的記分方式實行級別、積分制。級別分別是無級別、30-1級。每個級別需要積累100分。有關輸贏後積分的詳細計算方法如下(注意:輸方扣分等於贏方得分):
和局:雙方現有積分相差10分以內,無積分;相差10-99分,則分低方得(10差分/10)/2;相差100分以上,分低方得差分/4。
低級別方贏:雙方現有積分相差100分以上,則得差分/2;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0;相差10分以內,得10分。
高級別方贏:雙方現有積分相差200分以上,無積分;相差100-199分,得2分;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2.5;相差10分以內,得10分。

中國象棋棋局

中國象棋棋局中國象棋棋局
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以“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棋類運動,有著數以億計的愛好者。它不僅能豐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於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鍊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
走棋和吃子
1、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占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一著。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2、各種棋子的走法
·帥(將):帥和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中間無棋子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帥(將)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走田"。相(象)的活動範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正前方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向左、右、前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3、吃子
任何棋子走動時,如果目標位置上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對方的棋子拿出棋盤,再換上自己的棋子(即"吃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與其他子不同:炮與被吃子之間必須隔一個棋子,進行跳吃,俗稱"架炮"或"炮打隔子"。
4、勝負
一方的一個棋子準備吃掉對方的帥(將),叫“將軍”(check),若對方的帥(將)不能逃脫,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將軍”者在下一個回合都能吃掉對方的帥(將),則為“將死”(checkmate),吃掉對方帥(將)者判勝利
如果輪到一方走,此時這方並沒有被“將軍”,但其走無論任何一個棋子,另一方都能在下一個回合里吃掉他的帥(將),則也判這方負。
如果輪到走棋的一方沒有任何能夠移動的棋子,那么也判這方負。
雙方均無能力“將死”對方時,判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