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炭疽病

梨樹炭疽病

梨炭疽病的學名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是一種無性世代病害,在我國北方地區發病比較嚴重。

主要症狀

主要危害果實還有枝條。果實多在生長中後期發病。發病初期,果面出現淡褐色水漬狀的小圓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色澤加深,並且軟腐下陷。病斑表面顏色深淺交錯,具明顯的同心輪紋。在病斑處表皮下,形成無數小粒點,略隆起,初褐色,後變黑色。有時它們排成同心輪紋狀。在溫暖潮濕情況下,它們突破表皮,湧出一層粉紅色的粘質物。隨著病斑的逐漸擴大,病部爛入果肉直到果心,使果肉變褐,有苦味。果肉腐爛的形狀常呈圓錐形。發病嚴重時,果實大部分或整個腐爛,引起落果或者在枝條上乾縮成僵果。枝條起初出現圓形深褐色小斑,以後發展成橢圓形或長條形,病斑中部乾縮凹陷,病部皮層與內部組織逐漸枯死而呈深褐色。

病原

無性世代為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

發病特點 害的發生和流行與雨水有密切關係,4-5月份多陰雨的年份,侵染早;6-7月陰雨連綿,發病重。地勢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園發病重;樹勢弱、日灼嚴重、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和通風透光不良的梨樹病重。病菌以菌絲體在僵果或病枝上越冬。

植保要領

1、發病期,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病果、病葉、病枝等。

2、拉秧後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及殘體。

3、對保護地、田間做好通風降濕,保護地減少或避免葉面結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適量灌水,陰雨天或下午不宜澆水,預防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