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鼠技窮

梧鼠技窮

梧鼠技窮(拼音:wú shǔ jì qióng),比喻才能有限。語出戰國時學者荀卿《荀子·勸學》:梧鼠五技而窮,五技指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基本信息

釋義

基本解釋:
梧鼠技窮梧鼠技窮
梧鼠:即“鼯鼠”,為鼣鼠之誤。比喻才能有限。
中譯英:

梧鼠技窮 atone'swits'end

分解解釋:

梧(wú,)梧wú〔梧桐〕落葉喬木。木質輕而堅韌,可制樂器和各種器具,種子可食,亦可榨油。

鼠(shǔ)哺乳動物的一科,門齒終生持續生長,常借齧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種類甚多,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並為害農林草原,盜食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築物等(俗稱“耗子”)。

技(jì,)技jì才能,手藝:技術。技巧。技藝。技能。技法。黔驢技窮。雕蟲小技。

窮(qióng)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出處

戰國時學者荀卿荀子·勸學》:“梧鼠五技而窮,五技渭: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全篇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論述關於學習的目的、態度和方法等問題。其中在談到要求專一精深、切忌自滿於一知半解的一段中,道:“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典故

故事

梧鼠技窮梧鼠技窮
戰國時邯鄲籍學者荀況,在他的著作《荀子.勸學》中,勸導人們要努力學習。荀況強調學習要專一精深,切忌自滿於一知半解,要像騰蛇無足而飛,切不可像梧鼠五技而窮。

騰蛇,是一種龍,它沒有腳,可是能騰雲駕霧,飛游空際;而梧鼠(螻蛄的別名),雖說有五種技能(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合,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實際卻一樣也不行。這個成語也有叫五技之鼠、梧鼠五技或梧鼠之技的。

含義

用以比喻技能雖多,如果不精而無專長則仍無濟於事。“梧”即“鼯”。也作“梧鼠五技”。比喻僅有的一點本領已經使盡,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就叫“梧鼠技窮”,和“黔驢技窮”意思相仿。不過“黔驢”還有貌似強大的含義。

爭議

至於梧鼠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古來說法不一。有的說梧鼠即鼯鼠,宋朝黃庭堅詩:“五技鼯鼠笑鳩拙”。據《爾雅》:鼯鼠,形似松鼠,尾長,腹旁有飛膜,目前肢之腕起,至後肢跗部而達尾根,能在樹上飛躍。有的說,所謂“梧鼠五技”的梧鼠,其實是鼫鼠,誤寫而作“鼯鼠”,再誤而作“梧鼠”。《說文》就是把鼫鼠稱為“五技之鼠”,並說它的“五技”是:“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但又有人說:鼫鼠豈不就是碩鼠嗎?《詩經·魏風》有《碩鼠》詩:“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碩鼠是一種大老鼠,沒有聽說它能飛,更沒有什麼“五技”。

《古今注》說:“螻蛄,一名天螻,一名螜,一名碩鼠。有五能而不成其技:一飛不能過屋,二緣不能窮木,三沒不能渡谷,四穴不能復身,五走不能絕人。”不錯,螻蛄確有這五樣技能。原來所謂“五技之鼠”就是螻蛄。這樣,把《古今注》和《說文》的說法結合起來,倒完全可以解釋通了。

清朝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荀子·勸學》中所謂的“梧鼠”,有人認為是“鼫鼠”,也有人寫作“碩鼠”,但不是《詩經》所說的那種碩鼠。我們不妨加以補充,說成這樣:《荀子·勸學》中的所謂“梧鼠”或“鼯鼠”,應作“鼫鼠”或“碩鼠”,但不是《詩經》所說的碩鼠,而是螻蛄的別名;“五技之鼠”就是螻蛄。

用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才能有限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