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星村

梅星村

梅星村為一地名,在我國廣東、福建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基本信息

廣東省普寧市高埔鎮梅星村

梅星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南陽山區高埔鎮鎮區西北面,距普寧市區25.7公里,西北與船埔鎮交界,是高埔鎮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高埔至船埔公路貫穿境內,交通便利。下轄梅樹下、石硯、荷樹角、五斗種等4個自然村。總人口3400多人。全村有耕地1030畝、山地8063畝。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產水稻,盛產青梅、橄欖,是高埔鎮青梅基地之一。高埔河貫流全村,水、沙、林木等資源豐富,有石碼頭水電站一座,周圍環境優美。道路暢通,村道實現了水泥硬底化。商鋪眾多,商貿活躍,有食品加工企業1家。村有文化活動場所1個,老人活動中心1個,國小1所。屬革命老區。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康美鎮梅星村

村情概況

梅星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中部的康美鎮西北部,在秀麗的楊梅山腳下,東與梅山鎮接壤,西與省新鎮毗鄰,南與梅魁相接村,北與金淘交界。
村委會設在蘇村。聚落在筆架山丘陵盆地。有上亭、山邊、雷仔腳、王斗、唐新、肖厝、曾林、大路、青龍、東頭、後塘等11個自然村。截止2008年,有17個村民小組,村民1271戶4404人。全村面積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100畝,山地7000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甘薯、兼種花生。果樹有松、杉、油茶等。有梅星國小、衛生所。鄉村公路與泉永公路連線。
村委會大樓村委會大樓

[1]全村交通方便,水泥路面暢通各個自然村,梅星國小及村部位於村中心,占地5000多平方米,周圍綠化環境優美,曾被泉州市、南安市評為“文明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歷史沿革

梅星村舊稱泉州府南安縣二十都德教鄉,清朝時由梅元遷入,已有兩百多年歷史。解放前為玲蘇鄉。1949年解放後與蘇坑合稱為玲內鄉。1954年初級社取名五星社。1981年根據不重名之規定,改稱梅星大隊。1984年為康美鄉梅星村委會。1988年稱康美鎮梅星村委會。

特色產業

石材加工是梅星村的特色產業,產品資源主要以著名的康美黑石材為主,出產於該村南部的大埔山,原為輝綠岩石礦,經機械開採,深度加工成墓石碑,遠銷日本東南亞,全村石村企業二十多家,創年產值達六千多萬元,工業區還在不斷擴大開發。

人文景觀

村中古建築有千佛堂,始建於明末清初,為佛林中一古剎,歷經修繕重建,現存清同治年間由鄉民集資修建的廟宇,名曰“千佛堂”,每年元宵佳節鄉民均集於此,舉行天香盛會,慶祝風調雨順,祈求國泰民安。[2]
村國小村國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