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寺[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梅山寺]

梅山寺[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梅山寺]

梅山寺始建於隋朝,與嶺下黃佛寺、輪山梵天寺同為隋朝同安三大古寺。寺廟依山而築,寺後南麓岩壁上有宋代朱熹以硃砂手書“同山”兩字的摩崖石刻,字跡蒼勁飄逸。寺內有全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和宋代鎮守西安橋的婆羅門佛塔。

基本信息

景觀

梅山寺梅山寺
梅山古名“同山”,山不高而險峻,為同邑之屏障,又是唐末置“大同場”和西晉設“同安縣”的命名根據。因年代久遠,寺廟多次毀建,制度規模失詳。至宋,傳說尚有兩殿,刻槲丹楹,雕牆峻宇。朱熹任縣主簿時,常於寺左講學,並於寺後面岩壁上楷書橫題“同山”二字,至今猶存。
梅山風景秀麗,樹林茂密,岩壁挺峻,梅花呈祥,登高望遠,視野開闊,銀城、潯海、美人山諸景盡收眼底。在寺後南麓岩壁上有宋代朱熹手書“同山”兩字的摩崖石刻,字跡蒼勁飄逸,梅山石窟,栩栩如生。山頂建有“梅亭”、置有“梅園”,獼猴聽經石神態逼真,東北邊的聽濤松諸景,都十分令人神往。
梅山寺始於隋朝,與嶺下黃佛寺,輪山興教寺(後為梵天寺)同為隋代同邑三大古寺,梅山寺沿山而築,有大雄寶殿,鎮水泛的二郎神殿、朱公文祠、功德堂、靈應祖祠亭,還有岩壁上新拓大型“佛”字摩崖石刻、石窟、宋代鎮西安橋的婆羅門佛塔、廣場內的放生池和兩旁石佛塔、寺南百米下的石構牌坊山門、新水泥車道繞彎直達廣場,石階古道幽深通古剎、整個寺廟區錯落得體、綠樹掩蔽、莊嚴清靜,廟不廣而聞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