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牛牛

桑牛牛

桑牛牛,正名為細葉鳶尾(拉丁學名:Iris tenuifolia),別名老牛拽、細葉馬藺、絲葉馬藺。鳶尾科鳶尾屬草本植物。植株基部存留有紅褐色或黃棕色折斷的老葉葉鞘,根狀莖塊狀,短而硬,木質,黑褐色;根堅硬,細長,分枝少。生於沙丘、沙礫、草原或山坡。其葉可制繩索或脫膠後制麻。

形態特徵

細葉鳶尾 細葉鳶尾

多年生密叢草本,植株基部存留有紅褐色或黃棕色折斷的老葉葉鞘,根狀莖塊狀,短而硬,木質,黑褐色;根堅硬,細長,分枝少。葉質地堅韌,絲狀或狹條形,長20-60厘米,寬1.5-2毫米,扭曲,無明顯的中脈。花莖長度隨埋砂深度而變化,通常甚短,不伸出地面;苞片4枚,披針形,長5-10厘米,寬8-10毫米,頂端長漸尖或尾狀尖,邊緣膜質,中肋明顯,內包含有2-3朵花;花藍紫色,直徑約7厘米;花梗細,長3-4毫米;花被管長4.5-6厘米,外花被裂片匙形,長4.5-5厘米,寬約1.5厘米,爪部較長,中央下陷呈溝狀,中脈上無附屬物,但常生有纖毛,內花被裂片倒披針形,長約 5厘米,寬約5毫米,直立;雄蕊長約3厘米,花絲與花葯近等長;花柱分枝長約4厘米,寬約4-5毫米,頂端裂片狹三角形,子房細圓柱形,長0.7-1.2厘米,直徑約2毫米。蒴果倒卵形,長3.2-4.5厘米,直徑1.2-1.8厘米,頂端有短喙,成熟時沿室背自上而下開裂。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沙丘、沙礫、草原或山坡。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也分布於蘇聯、蒙古、阿富汗、土耳其。

主要價值

實用價值

葉可制繩索或脫膠後制麻。

醫用價值

根及種子有安胎養血之效。可用於胎動血崩。

植物文化

相關民謠

桑牛牛是陝北黃土高原一代最早開花的草本植物,所以其在人們心裡的地位比較重要,因為桑牛牛開花了就預示春天來了,開始春耕了。這一代早些年人門科學文化知識欠缺,相傳桑牛牛莖葉有神靈作用,能預測懷孕婦女生男生女。雖然不可信,但是在當時也是寄託了人的一種預知心裡。人們采來桑牛牛葉子,兩個人從葉尖和葉根兩端將同一根葉子剝成兩股,會出現交叉或者方形兩種情況。於是就有了那首相傳很久的民謠:

桑牛牛 桑牛牛

桑牛牛莖是靈神,某某(懷孕女人的名字)養小子是方斗子,養女子是丫個叉。(養:地方方言,指女人生育。小子:指男孩。 丫個叉:就是指女孩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