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傳說

桃花源傳說

桃花源傳說是湖南省桃源縣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描繪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舉世聞名,具有很高的遊覽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 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境內,背倚雪峰山脈,面臨八百里洞庭湖,要居武陵源、岳陽樓、南嶽衡山等風景名勝區之中樞。1990年以來,桃花源開始了規模宏大的修復開發高潮。修復開發後的桃花源 ,有神話故鄉桃仙嶺、道教聖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區近百個景點。每年一屆的桃花源遊園會,是湖南省“三節兩會”的重要活動之一。

信息

所屬地區:湖南·常德·桃源縣

起源

桃花源傳說 桃花源傳說

王家老太婆從未見過如此場面,幾乎被嚇昏了,迷迷糊糊地,她又感覺自己像在做惡夢,不一會兒,就倒在床上暈睡過去了。

第二天早上,當她醒來,半信半疑地開門觀望,外面的景像令她大吃一驚:溪流兩岸面目全非,曾經桃花流水紅相映的桃花溪變成了一條光禿禿的深坑,兩岸的烏桃樹以及各種花草樹木被沖個淨光,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即將成熟的烏桃被衝撞擠壓得稀巴爛,紅黑色的烏桃汁匯入溪流,把整條溪水染成漆黑一片,溪里的石頭也被染得烏里透紅,變得異常堅硬。當王家老太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了鄉親們,大家都猜測說,那兩顆火球就是兩條巨龍的化身。

後來,桃花溪又被人們稱作烏石坑,王家老太婆居住的地方,由於正對著巨龍破壁而出的洞口處,被叫做龍門坎。如今,龍門坎的後山凹石壁上還高懸著一個巨大的石洞,一股清泉傾瀉而下,化作一道落差約四十米高的龍門瀑布,成為桃花溪的主要源流之一。

桃花源出龍的十多天后,外界傳回一條音訊。那兩條巨龍游出桃花溪後,經芙蓉溪,到了修書埂,見溪上橫架一座石拱橋(匯南橋),擋住了去路。龍向來見橋撞橋,見船掀船,是不屑於從橋底下鑽過的。正當它們準備橫衝直撞,強行通過時,橋身隱藏的鎮橋之寶——一隻金蜈蚣,飛射而出,打傷了龍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