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燦昆

桂燦昆語音學家。雲南省昆明市人。1943年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外語系。後赴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英國語言文學系學習。回國後歷任武昌華中大學英語系副教授、廣州中山大學外語系副教授、廣州外國語學院英語及語言學教授、廣東省社聯外語學會會長、廣州外國語學院語言學套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語音學的研究尤其是美國英語語音的研究及普通語言學的研究方面。曾於1983年赴荷蘭參加第10屆國際語音科學會議,到英國參加第19屆國際言語缺陷治療會議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他為學生開設了“語言學概論”課和“英語語音學”“音位學”等課程。

個人作品

20世紀50年代後期著有《語言學概論》(中山大學,1957年)一書,首創內容和用例都以英語為主的先例,深受歡迎。在語音學方面,他造詣更深,早在1956年就同一位美籍教師在中山大學帶了兩名英語語音學副博士研究生。在這方面,他著有《美國英語套用語音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關於音素的幾個問題》(廣州廣播電台《業餘廣播補充材料》1975年)、《英語語調常識》(廣州廣播電台《業餘廣播補充材料》1975年)、《美國音和英國音(歷史、現狀和區別)》(廣州外國語學院英美問題研究室編《參考資料》)、《漢英兩個語音系統的主要特點比較》(《現代外語》1978年第1期)、《適應新的形勢,學習和推廣美國音》(《外國語》1979年第3期)、《中國小英語教學一定要抓好語音這一環》(《中國小外語》1979年第4期)、《這樣的改革能提高英語語音教學質量嗎——評國內近年來的音標改革論》(《現代外語》1979年第4期)、《一條最基本的語音原理》(《中國小外語》1979年第6期)、《英語教師為什麼要掌握語音理論?》(《現代外語》1980年第1期)、《英語的拼寫和發音為什麼不一致》(《中國小外語》1980年第1期)、《中國學生學英語語音時各地鄉音造成的困難及解決方法》(收入《英語專題講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1980年)、《談語音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套用(音節的結構)(一)》(《現代外語》1980年第3期)、《音位理論及其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套用》(《外國語》1980年第6期)、《談語音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套用(詞重音)(二)》(《現代外語》1981年第1期)、《談語音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套用(句重音、輕聲變調)(三)》(《現代外語》1981年第4期)、《談語音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套用(節律)(四)》(《現代外語》1983年第1期)、《談語音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套用(音渡)(五)》(《現代外語》1983年第2期)等大批論著。

社會評價

這些論著多是針對國人學習英語過程中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所發現的語音問題提出解決的實際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實用價值和理論意義。同時在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語音之間的比較研究以及語音學理論的介紹、教學與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他還著有《英語常用同義詞例解》(主編,商務印書館,1961年)、《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簡述》(《外語教學與研究》1962年第4期)、《索緒爾思想對美國結構語言學派的影響》(《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1963年第4期)、《介紹美國語言學家George L. Trager》(《國外語言學》1980年第6期)、《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肯尼斯·派克》(《國外語言學》1982年第4期)等論文。另有譯文《論確定語言(結構)單位》(《語言學資料》1964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