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位於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遊名城——桂林市的堯山風景區,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人文學和社會學等各學科協調發展,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套用型人才為特色的高等工程本科學校。學校創建於1979年,2012年學校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學校歷史悠久,曾先後隸屬國家第七機械工業部、國家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現歸廣西壯族自治區管理。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門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門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位於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遊名城——桂林市的堯山風景區,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等各學科協調發展的公辦普通本科院校。
1978年9月,原第七機械工業部黨組決定在桂林建立一所學校為航天事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並在原越南軍官學校舊址展開建校工作。1979年1月,桂林工業經濟管理學校(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前身)正式揭牌。建校以來,學校曾先後隸屬國家第七機械工業部、國家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學院題寫了校名。1981年桂林經濟管理學校更名為桂林工業管理學校;1984年桂林工業管理學校更名為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1999年4月,學院劃轉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2年3月29日,教育部下文(教發函[2012]50號),同意在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同時,撤銷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的建制。

學術研究

學科建設

學科專業布局日趨完善,教育教學改革成績顯著。學校現有15個本科專業、39個高職高專專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省部級優質、特色與優勢專業11個、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特色課程14門。

科研成果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學校緊緊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廣西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科研項目、航天科技民用化項目開展科學研究,加強“團隊+學科+基地+項目”的產學研一體化建設,重點建設了11個重點實驗室、科技創新平台、工程中心和3個人文社科基地,積極培育了焊接機器人及相關技術套用、空間無線通信技術及套用和智慧型檢測與自動化裝置等3個創新團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止2013年,學校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88項,獲國家專利31項,省部級、市廳級以上成果獎勵38項,其中“微型無人機在防災減災中的運用”項目的研究成果,成功運用到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賑災救災工作中,被評為廣西高校科技十大最具影響力事件之首。學校學報為先後榮獲“廣西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等稱號。

學術資源

各類實驗室和實訓基地77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7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實驗室1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0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基礎實驗室8個。

師資力量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3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15人(教授48人),研究生學歷教師363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6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八桂名師1人、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有2名教師入選“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計畫”,7名教師入選“廣西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有廣西高等學校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1個。各類實驗室和實訓基地77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7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實驗室1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0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基礎實驗室8個。2013年來,學校獲得自治區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80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勵29項。學校曾榮獲“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10年榮獲“廣西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與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人才培養

學校通過實施“三大融合、三大工程、三大基地”建設,不斷拓展了人才培養的廣度和深度,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不斷增強。至2014年,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全國性賽事中共獲國家級特等獎3個、一等獎17個,自治區級特等獎7個、一等獎35個。1名學生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套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大賽暨國際辦公軟體核心技能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中摘得MOS Excel2007組別個人特等獎。畢業生以理論基礎紮實、技術套用能力強、綜合素質好,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2009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連續11年被評為“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作為全國三所高校代表之一,學校在教育部召開的“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網路視頻會議”上作典型發言,介紹的就業工作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領導的認可和許多兄弟院校的認同

院系概況

工商管理系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工商管理系成立於2006年1月。該系開設有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兩個本科專業,會計、會計(稅務籌劃方向)、會計(中澳合作)、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連鎖經營管理六個高職高專專業(方向),全系在校學生合計2000餘名。2013年,在原有專業的基礎上,新增市場行銷(中美合作)、人力資源管理(中美合作)兩個本科專業。
該系歷來重視學科專業建設工作,現有《人力資源管理》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推銷實務》、《基礎會計》廣西區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工商企業管理》、《薪酬管理》、《市場行銷學》、《電子商務實務》4門。《網上購物實務》課例獲廣西高校教育技術教學套用比賽二等獎。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為廣西區級優質專業,並獲得首批廣西高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優勢專業建設點)。以王蘊教授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團隊為廣西區級優秀教學團隊,以李光明教授為核心的市場行銷團隊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該系現有人力資源管理實訓室、素質拓展實訓基地、ERP實訓室、會計實訓室(手工)、會計實訓室(電算化)、市場行銷實驗室等十餘個校內實習實訓室,並與桂林航天電子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八○一研究所、湖南航天磁電有限責任公司、桂林市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微笑堂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東莞市水精之戀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定。
該系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培養,畢業生以崗位適應快、動手能力強、工作技能高、職業素養好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華為、比亞迪、海信科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LG電子、TCL公司、桂林福達等每年都到學校招聘相關專業學生,近三年該系一次性就業率均達93%以上。
信息工程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信息工程系(原計算機系)成立於1994年,現開設有“軟體工程”本科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嵌入式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軟體技術(IT服務外包方向)”、“動漫設計與製作”、“計算機信息管理”等七個專科專業(含專業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於2007年被認定為自治區級優質專業,2011年被確定為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立項建設項目;“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於2011年被廣西文化廳確立為“廣西動漫人才培養基地”,被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授予“設計創意教學中心”,獲得歐特克系列正版軟體捐贈,2013年被確定為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立項建設項目;“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為院級優質專業。
信息工程系實驗中心擁有兩個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網路技術綜合實驗室、計算機硬體實驗室(組成原理、微機接口、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綜合套用實驗室、計算機軟體實驗室、影視動畫特效合成實驗室、數據恢復實驗室(數據恢復、組裝、維護、外設)、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工作室、定格動畫製作實驗室等11個實驗實訓室,其中中央財政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2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實驗室2個。
該系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具有教授職稱10人,副教授(含高級實驗師)職稱25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4人。該系教師參與研究國家級課題多項,主持自治區級教學改革和科研課題20餘項,主持完成校級課題40餘項,獲得2項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總計60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4篇,出版教材10多部。該系教師在“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歷屆“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體大賽”和“廣西高校教育技術教學套用大賽”中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歷年來,該系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全國優秀獎1項,自治區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指導學生參加歷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了全國一等獎4項,全國二等獎8項,自治區一等獎14項,在“國信藍點標”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中,獲得全國三等獎2項,自治區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該系長期與新加坡優軟遊戲開發有限公司、鼎捷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華迪計算機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以企業需要為目標,注重學生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確保學生畢業能迅速適應崗位。由於成績突出,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實訓基地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建設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機械工程系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機械工程系擁有一支團結進取、業務過硬,能夠較好地適應專業教學需要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全系現有教師8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高級工程師9人,高級實驗師2人,高級講師1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全系教師的41.25%,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2人,具有碩士學位40人,博士在讀1人,碩士在讀6人,碩士研究生(含在讀)以上教師占全系教師的61.25%。此外,還從企業中聘有一批高級工程師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擔任該系的兼職教師。
該系有校內實驗實訓室13個、實訓基地3個,其中數控實訓基地、模具技術實訓基地是廣西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有中國航天電子165廠、萬向錢潮(桂林)汽車底盤部件有限公司、桂林廣陸數字測控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福達集團有限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16個,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以及“機械行業職業技能鑑定模具桂林點”。可進行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模具工、衝壓工等中級工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
該係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優質專業,其中,數控技術專業是國家數控技術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專業;有《工程力學》、《數控工藝編程及操作》兩門自治區級精品課;《液壓與氣動》等四門校級精品課程。全系2013年6月前本專科全日制在校生1461人。2013年計畫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飛行器製造工程兩個本科專業以及數控技術、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三個專科專業招生。
電子工程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電子工程系從1988年開設無線電專業開始,走過了二十多年富有成效的辦學歷程,以其獨具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載入了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工科教育的史冊。該系擁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和“通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套用電子技術”等三個高職高專專業。通信技術專業被評為首批自治區級特色專業,《3G網路組建與維護》、《單片機技術》課程被確定為廣西高校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電子工程系具有較強的科研、師資力量。現有教師36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4人,碩士以上學位29人,其中博士2人。廣西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人,通信技術教學團隊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學團隊。每年承擔了十多個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每年發表科技論文四十餘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十餘篇。
電子工程系擁有門類齊全的電子信息基礎和專業實驗室,設備資產高達2000多萬元。其中以3G移動通信系統為平台的通信工程實驗室被認定為國家級“用戶通信終端設備維修”職業技能鑑定站,以無人機為平台的航測與攝影實驗室是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無人機生產基地、無人機項目研發中心、遙感遙測人才培養中心。同時,該系也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人才訂單培養基地。
該系現有學生917人,側重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工程套用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畢業生每年就業率高達98%,就業方向集中在大型電子信息研發、製造、套用企業及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歷屆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曾獲國家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自治區級一等獎十多項。
汽車工程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汽車工程系成立於2012年12月,其前身為動力工程系(成立於2002年4月)。開設有汽車服務工程、車輛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等兩個專科專業。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被確定為“廣西區教學改革與建設試點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被廣西區教育廳評為特色專業,“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課程被列為廣西區級精品課程。
該系現有教師27名,其中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10人,博士兩人,副高職稱以上教師占全系教師總數的37%,7名教師具有高級技師、技師等職業資格證書或考評員資格證書。為適應國內外汽車採用的新結構、新技術以及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該系教師編寫並公開出版《汽車美容》、《汽車電控技術》等多部教材。教師製作的課程課件榮多次榮獲國家級、區級獎勵。該系教師還積極進行科研活動,獲多項自治區級項目,並自行研製“自動變速器教學模擬裝置”、“自動變速器模擬故障排除”等多種教學儀器設備。
該系擁有11個專業實驗室、1個校內實訓基地、1個專業多媒體教室,設備總值1300萬,實驗室占地面積3600m2。根據各專業技能培訓的要求,該系建成了較完善的由專業教室、實訓室和專用實驗室組成的校內綜合實踐教學體系。於2006年獲得自治區示範性建設實訓基地;於2010年獲得自治區示範性實訓基地。在校外建有桂林市公交公司汽車修理廠、桂林真龍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桂林大宇汽車製造廠等20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現設有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鑑定工作站,能夠開展汽車維修工、汽車維修電工的職業技能鑑定。
該系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為抓手,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該系學生黨支部是“廣西高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系團委被授予桂林市“五四紅旗團委”、學院“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系學生會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項目是“廣西高校大學生志願服務優秀項目”。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獲得“汽車維修工”等多種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歷屆畢業生以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深得用人單位好評,珠海格力電器有限公司、廣西玉柴機器有限公司和桂林客車集團等區內外知名企業多年連續在該系招聘畢業生,全系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5%以上。
外語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外語系始建於2001年,教職工47人,其中高級以上職稱13人(教授2人),常年聘請2名以上外籍教師來系任教。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占54.1%。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隊伍為教學研究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已有區級教改、科研等課題12項,校級課題多項。
該系主要承擔商務英語專業及全校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本科、專科和成人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設有商務英語教研室和大學英語教研室,擁有《大學英語》、《綜合英語》兩門校級精品課程。現有5個數字語言實驗室,2個多媒體口語實訓室,1個商務英語實訓室,1個計算機實訓室,3部英語教學調頻電台,完善的設施、先進的設備為外語教學的現代化提供了可靠保證。
該系現有商務英語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60多人。該專業人才培養素以基礎教育紮實、實踐突出、素質過硬為宗旨,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的就業率為目標,注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和四種能力(即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近幾屆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均達95%以上,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通過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學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該院學生在歷年高等學校套用能力考試中通過率一直名列全區同類院校前茅。在區內外各類英語競賽中均取得突出的成績,多次獲特等獎、一等獎等殊榮,促進了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810餘人。現有教職工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副高職稱以上教師占47.8%,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72.7%。另外,聘請了多名社會知名人士和學者作為客座教授。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隊伍為教學研究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人文社會科學系設有航空服務與文秘、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等三個教研室和實驗實訓中心、航天旅遊研究所。設有航空服務、文秘、旅遊管理、旅遊策劃和酒店管理等5個專業,其中文秘專業創辦於1989年,是廣西區首批優質專業,《公共關係學》是廣西區級精品課程,《導遊理論與實務》是校級精品課程。《旅遊學概論》教材獲教育部高職高專旅遊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屆教學成果(教材專著類)獎。
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人文社會科學系正加大學生的實踐力度,完善實驗室建設,實現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有效對接,擁有航空模擬艙實訓中心、形象設計實訓室、形體訓練實訓室、航空服務專項實訓室、文秘辦公實訓室、旅遊策劃實訓室、旅遊管理實訓室等實驗實訓場所,還與國內航空公司、五星級酒店、旅行社、景區等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為教育教學和實驗實訓提供了可靠保證和良好平台,積極實施“雙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畢業證書)制度,圍繞相關專業開展高級秘書證、導遊證等培訓認證工作,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創業就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人文社會科學系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育人為本,以培養學生素質、提高能力為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大力加強教學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途徑,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航天系統培養輸送了高素質的文秘、航空服務、旅遊管理、酒店管理類專業人才,學生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能力優,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
經濟與貿易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經濟與貿易系成立於2006年1月,本系現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工業工程、物流工程三個教研室和國際貿易實驗室、物流管理實驗室和物流管理實訓室、港口與國際貨運實訓室、生產運作與質量管理實訓室。現有專兼職教師36人,高級職稱及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均超過了30%。
截止2013年2月底,擁有全日制在校生1213人,開設了物流工程一個本科專業和國際貿易實務、物流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工商企業管理(生產運作與質量管理方向)四個專科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每年均超過90%。
該系始終堅持“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辦學宗旨,專業建設注重強化套用型特色,教學環節的設計始終圍繞學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的培養進行,致力於通過提高師資水平、完善教學條件、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等措施,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為該國航天事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自動化系
自動化系招生專業有自動化(本科)、機電一體化技術(專科)和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航天電子方向)(專科)3個專業。並和紐西蘭惠靈頓理工學院聯合開辦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該系擁有一支由博士、教授、副教授、高級實驗師、講師等組成的專業教學團隊,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90%以上的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學科帶頭人李智(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廣西優秀專家,自治區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 第二層次人選。
該系教師在科研、教學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參與項目研究20多個,公開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30餘篇,核心論文近百篇,出版教材10餘部。承擔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10多項,課程《單片機技術》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廣西賽區一等獎,《通信與信號》軟體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軟體套用大賽一等獎等。
本系有較完善、先進、實用的實驗室和校內外實習和實訓基地。有電工實驗室、感測器實驗室、PLC實驗室、EDA實驗室、無線感測器網路實驗室、虛擬儀器實驗室、RFID實驗室、DSP實驗室、樓宇智慧型控制實訓室、機器人套用實驗中心、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基地等大類共20多個教學實驗室、實訓(室)基地和2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實驗儀器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其中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為廣西自治區示範性建設高等職業實訓基地。設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批准設立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站。
自動化系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和實踐教學改革。在各項教學環節中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際聯繫。突出“加強基礎、注重能力、拓寬口徑”的培養目標,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歷屆學生初次就業率都達到98%以上,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航空航天所屬軍工企業、電子企業以及大、中型企業、機電一體化套用行業、自動化生產工程的企事業單位等。
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系
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系開設有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工程造價(專科)、製冷與冷藏技術(專科)、建築設備工程(專科)、室內設計(專科)等5個專業。其中製冷與冷藏技術專業為廣西高等學校優質專業。現有學生近1200人。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一角
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專業教師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級工程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人,碩士學位教師20人。廣西自治區教學名師1名,職業技能考評員3名,職業技能培訓師4人,廣西職業技能大賽裁判員1人,外聘企業高級以上職稱的兼職教師10人。本系教師在科學研究方面先後承擔了廣西高等學校優秀人才資助項目等省部級項目13項,校級項目1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在教育教學研究方面,承擔了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5項,獲得廣西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公開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EI收錄論文10餘篇,核心論文30餘篇,出版教材7部。教師在各類教學比賽中多次獲獎,其中製作的《中央空調》網路課程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中央空調風管制作安裝課例》獲廣西高校教育技術教學套用大賽一等獎;第四屆全國高等院校算量軟體大賽榮獲廣西賽區第一名、全國總決賽第三名;《熱工基礎》網路課件、《房屋建築學》等課件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體大賽二等獎。
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系校內實驗實訓室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設備總值400多萬元。擁有熱工及流體力學、製冷原理、中央空調、工程測量實訓室,造價電算化實訓室,室內設計裝飾材料展示室等6個專業實驗實訓室。擁有製冷與冷藏技術校內實訓基地,該基地在2008年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建設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熱工及流體力學實驗室和製冷與冷藏技術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支持專項項目。
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系與桂林市空調機廠、漓泉啤酒廠、桂林大成冷氣空調工程有限公司、廣州中宇空調有限公司、天立工程造價諮詢有限公司、廣西建信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桂林中翔行裝飾公司、桂林百年之家裝飾公司、桂林築木室內設計公司等20餘家建立了長期校外實習基地。設有製冷設備維修工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工作站,開展製冷設備維修工、裝飾裝修工等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及考證工作;定期進行建築企業“關鍵崗位”資格的培訓考證工作。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獲得“預算員”、“施工員”、“製冷設備維修工”、“裝飾裝修工”等職業資格證書。歷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學生大多到格力、海信、美的、各種建築及其設備工程公司、室內設計裝飾公司等企業工作,學生的專業素質及職業技能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傳播與設計系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傳播與設計系以培養“精神堅毅、思維開放、知識廣博、技能紮實”的現代傳播與設計人才為目標,圍繞網路等新媒體傳播技術、藝術設計構建專業群和學科發展方向,已逐步形成鮮明特色及優勢。傳播與設計系設有傳播策劃、設計藝術學、數字媒體和美術基礎四個教研室;廣告設計與製作【1996創辦】、行銷與策劃(廣告方向)【2003年創辦】、裝潢藝術設計【2005年創辦】和影視多媒體技術【2009年創辦】四個專業。傳播與設計系聘請該國著名廣告人鄔永柳等專家兼任客座教授、專業發展顧問。全系教師分別來自於廈門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廣西藝術學院等高校,80%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傳播與設計系現建有專業的圖書資料室、蘋果電腦製作室、藝術設計工作室、攝影攝像實驗室、非線形編輯室、絲網印刷室、電腦噴繪與刻錄室、專業畫室等實驗實訓場所,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總值180餘萬元;此外,還建有多個校外實踐實習與畢業生就業基地。傳播與設計系重視學生知識素養、專業理念和技能的綜合培養。與以獨具創意能力聞名廣告界的桂林華頓廣告公司等創意與設計企業有良好合作關係,並以傳播與創意、藝術設計等行業發展和業界需求為導向,重視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畢業生素質全面,實踐操作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已有多位畢業生任職於BBDO(上海)、廣東省廣告公司等知名企業,近五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
國際教育交流中心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國際交流中心是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執行涉外政策、協調國際交流與合作事務的職能部門和教學機構。該們主要職責包括:起草全校國際合作工作的發展規劃;協調全校外事活動,為院系的教學、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信息和聯繫服務;受上級部門委託,負責重大外事接待活動的策劃、實施;校際交流計畫的統籌管理,包括計畫的制定、協定的擬訂、交流項目的實施和運轉情況的跟蹤管理、服務;合作辦學項目生、外國留學生和研究學者的歸口管理,包括發展規劃的制訂、參與招生、外事和教學管理、生活服務;外國專家的聘請、報批、外事和生活管理;教職工因公出國(境)和學生因公出國(境)護照、簽證(港澳通行證)的辦理;校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事務。
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是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歸口管理成人教育與繼續教育的職能部門。繼續教育學院承擔了學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辦學管理工作,多年來,先後開設了會計、財務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市場行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行銷與策劃、酒店管理、建築工程管理、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計算機套用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等30餘個專科和本科成人高等教育專業。現有成人教育在校生3000餘人。學院在發展專、本成人教育的同時,適應廣西人才發展需要,與長安大學開展了本科函授成人高等教育。經廣西教育廳桂教高教[2004]147號文批准,該校自2006級學生開始在成人教育所有專科專業實施學分制教學管理,各專業學習期限為2.5-6年。學員修完教學計畫規定的最低畢業學分,思想品德鑑定合格者,由該校頒發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

校園環境

學校占地面積1123畝,校園環境優雅,布局合理,融山水人文為一體。校舍總建築面積352060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239610平方米。固定總資產3.99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547.3萬元。紙質圖書98.4萬冊,中外報刊1304種,數字資源2.5TB。校園網路系統完善,建有千兆線路38條,布設超過13000個信息點,全面覆蓋了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

校園文化

圖書館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圖書館始建於1979年。新館於2003年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2013年10月在南校區教學實驗綜合樓1樓建成報刊閱覽室並向全校師生開放。 圖書館結合學校以工學為主,管理學、人文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特色,館藏文獻以能源與動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等學科文獻為主,覆蓋所有學科,並引進了大量的網路資料庫、光碟資料庫、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電子資源。文獻資源入藏總量達135.01萬冊。其中印刷型文獻97萬冊,電子圖書41萬冊,形成了能夠有效支撐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藏書體系。
圖書館設有辦公室、采編部、參考諮詢部、信息技術部、閱覽部、流通部等6個部門,實行全開架借閱和計算機管理,提供外借、閱覽、文獻檢索、讀者教育、參考諮詢、文獻複製等多種服務。目前有工作人員29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2人,研究生6人,86%的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圖書館設有現刊閱覽室、過刊閱覽室、工具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4個閱覽室和1個自習室。每周開放時間達100小時以上。

交流合作

國際交流

學校與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芬蘭屈米拉克索技術學院簽署了合作協定,與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合作開辦了中澳會計國際班,與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合作開辦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兩個本科專業,更好地提升了學校的教育國際化水平。同時,學校積極開展與東協高校的交流與合作,首批招收了34名泰國留學生。

校企業合

校企合作成績顯著。學校是教育部“承擔數控技術及套用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任務”的院校、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無人機生產基地無人機項目研發中心”和“國家減災中心無人機生產基地遙感遙測人才培養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人才交流中心在廣西的唯一代理機構、廣西壯族自治區動漫人才培養基地。“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桂林福達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被確定為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012年12月,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桂林考察期間,對學校的“校企合作”的成效給予高度肯定。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李幼平
黨委副書記、院長:易忠
黨委副書記:羅延忠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曠永青
副院長:郝德溫 羅國湘 詹皖生 李智

學院榮譽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效果圖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校園效果圖
學校是教育部“承擔數控技術及套用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任務”的院校;是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無人機生產基地無人機項目研發中心”和“國家減災中心無人機生產基地遙感遙測人才培養中心”;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人才交流中心在廣西的人才測評代理機構;是廣西區動漫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擁有數控銑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汽車維修工、行銷師、秘書、公關員、廣告設計師等14個職業技能培訓與資格鑑定站(點),面向在校生和廣西企事業單位職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
學校始終秉承“艱苦奮鬥、自強日新”的桂航精神和“尚德博學 慎思篤行”的校訓,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各專業的優秀應屆畢業生經過選拔和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可以直接升入本科院校相應或相近專業學習。2008年以來,學生參加數學建模、數控技術、電子設計、大學英語等全國全區性比賽屢獲佳績,共獲自治區級以上獎勵50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4個、三等獎9個、組織獎1項;獲得自治區級特等獎7項,一等獎29項。學校畢業生基礎紮實、技術套用能力強、綜合素質好,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社會的好評。近五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位居廣西高校前列,學校連續九年被廣西教育廳授予“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9年學校被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獲此殊榮的三所廣西高校之一。2011年11月21日,學校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唯一代表,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引起了《中國教育報》、《廣西日報》等區內外新聞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讚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