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五中學

桂林市第五中學

桂林市第五中學創辦於1957年,是桂林市城區北片唯一的一所高完中。現有46個教學班高中22個,在校生2356人,在職教工167人,其中高級教師52人,一級教師52人。校園占地近80畝。 近六年來,全校師生鼓幹勁、辦實事、求實效,乾群團結一致,依法治校,科研興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上台階,全體師生的行為規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學校先後榮獲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三五”普法先進單位、自治區綠色學校、自治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市級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及雙擁共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生等三十餘個先進獎項,學校黨支部被中共桂林市委授予“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稱號。從1999年至2002年,學校連續四年被市教育局督學室考核評定為“素質教育水平評估”一等獎,穩居市先進學校行列。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環境優美

校園環境優美整潔,教學設施完善。近幾年來,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500萬元,新建了學校大門、辦公綜合樓、高中教學樓、體育訓練館(內有桌球館、形體館、健身房、籃排球、羽毛球場等)占地7000平方米的人工草皮運動場和7000平方米的綠地,以及兩個擁有120台電腦的多媒體教室和現代化的語音室。原有的教學樓全部進行了修繕,八個實驗室(物理3個、化學3個、生物2個)及音樂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都已內外裝修改造,設備全都按國家標準進行了更新配備,設施齊全,市直一流。整個校園規劃為辦公區、運動區、休閒區、教工宿舍區和學生公寓區,各區間有綠地相隔,道路整潔,綠樹成蔭,四季有鮮花,綠化率達52%,園林式校園基本建成,為師生的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優美的環境。

師資雄厚

學校有特級教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高級教師49人,一級教師55人,一級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達71.2%,“21世紀園丁工程”A、B、C類培養對象共14人,市級教學能手17人,市級課改專家組成員3人,學科競賽優秀輔導員37人。教職工素質不斷提高,敬業奉獻精神強,教學科研成績顯著,有361人次分獲國家、自治區及市級各類競賽獎及榮譽稱號。學校素質教育碩果纍纍,全體同仁都致力於課堂教育教學改革,開展創新教育,挖掘學生潛能並大力加強德育工作;第二課堂活躍,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102人次,自治區級獎項179人次,市級431人次。

生源情況

公費生以二、三等為主,自費生以四等為主。

高考喜人

自2002年以來,該校高考本專科上線率逐年提高,並形成四大特點:

1、每年上重點線人數居市區非示範性高中前列;

2、近兩年文理科尖子生高考成績居市區非示範性高中前列;

3、連續三年本科上線率突破50%大關,並穩居市直屬普高第一、二名;

4、連續三年藝術尖子生被國內頂級藝術院校錄取。

勇爭第一

2002年以來,該校高考一榜上線率逐年提高,並穩居市區普高前二名。

2003年,有兩個科目組綜合標準分進入自治區前10名;

2004年,有1人次列自治區單科第7名,開創市區普高先河;

2005年,高考本科一榜上線人數124人,其中重點3人,普通本科91人,居市區普高第二名;

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89人,重點3人,居市區普高第二名;

2007年,高考一本、二本、三本上線率均居市區普高第二名,其中二本、三本上線率分別居自治區第84名和第92名(均含82所示範性高中),本專科錄取率居市區普高第一名;

2008年,該校再創佳績:一本上線17人;二本上線124人,上線率33.51%;三本上線197人,上線率53.2%。其中理科最高分587分,第二名585分,分列市區普高第一、第二名;文科最高分593分,列市區普高第二名。

2009年本科上線182人,其中,謝穎芳同學文科總分554,列市區普高第一名;雷志權同學理科總分539分,列市區普高第五名(以上名次來源各校上報教科所學生成績)。

2010年高考,該校再創輝煌:普通文理類、藝術類本科上線貢獻率均居市區普高第一名,戴福橋同學和施昆同學分別以理科總分581和574,勇奪市區普高理科第一名和第三名,粟麗紅同學以文科543分勇奪市區普高文科第六名。重點上線20人(市局下達學校的指標為0);二本以上147人(市局下達學校的指標為10人),上線率42.36%,二本以上人數居市區普高第一;三本以上197人(市局下達學校的指標為68人),上線率56.77%。

2018年高考,截至2018年6月24日下午18時,年級本科上線人數已突破200人,達223人,其中一本上線3人(理科2人,文科1人);文化類本科上線135人(理科86人,文科49人);藝體類本科上線88人(藝術重點院校12人)。藝術班上線率近85%,有是12人有望被中國美院、四川美院、魯迅美院、廣州美院、上海戲劇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藝術院校錄取。2015級有5位同學通過了國內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其中1位已獲211工程大學錄取資格。

優特長生

學校在培養藝術尖子生方面成績突出,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包括2004年全國流行音樂大賽銅獎獲得者蘇茜、2007年“巴黎國際聲樂比賽”二等獎獲得者伍艾、2003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的田進、2006、2007年分別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的呂傑和莫飛龍等等。2008年,蔣婷同學被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設計專業錄取,這就意味著五中在培養藝術尖子生方面有著獨特的經驗和方法。

成效顯著

學校先後榮獲國家少工委“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綠色學校、自治區軍訓先進單位、自治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單位等三十餘個市級以上先進獎項,2003年被自治區政府督學室評定為普通高中一級學校,穩居市先進學校行列。

根據市教育局的教育布局調整規劃,桂林五中從2008年秋季開始,停止招收國中學生,用2年的時間過渡為獨立高中。五中人正懷著創辦示範性高中的堅定信念,昂首闊步,向前奮進。2009年該校高中計畫招生400人(其中指令性計畫280人,特長生 20人,指導性計畫100人),擬設兩個重點班並實行滾動式調整。為獎勵在校成績優異和品德突出的五中學生,2007年該校50周年校慶之際,五中校友捐贈10多萬元分別設立“校友獎勵基金”和“萬康德育獎勵基金”以培育五中莘莘學子。五中歡迎您的到來!

回眸五十

桂林市第五中學座落在市區城北觀音山下的一所市屬公辦高完中學。它創辦於1957年。校園背靠青山,西臨湘桂鐵路,校舍錯落有致,樹木扶疏,綠草如茵,環境幽雅,是學子求學的佳境,成長的搖籃,騰飛的基地。建校50年來,先後有12位校長為五中的成長壯大立下汗馬功勞,近1000教職工為五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50年來,五中為國家輸送了3萬多名高國中畢業生,為國家建設、桂林市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建校50年之際,五中師生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回顧過去,自信地展望未來。

應運而生

五中所處的觀音山一帶,在桂林古城牆鸚鵡山口的安定門外,地處偏僻,人煙烯少。臨近只有一條小小的驛前街,是由南來桂林的車馬駐紮而形成的。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桂林市政建設的發展,城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工廠和幾處大型的倉儲基地,新建了火車北站。桂林市區迅速向北擴展,城北人口迅速增加,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桂林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決定在城北增創學校,發展教育。先是辦了一所北極國小,並招了兩個戴帽國中班。到了1957年10月12日,桂林市城北第一所中學誕生,校名為桂林市第五初級中學。有5個班級,210名學生,10多位教師,首任校長湯榕年。校址在觀音山西側。

觀音山西側一帶原為荒丘,雜草叢生,墳冢遍地,沿著山腳還有舊時守城的戰壕。建校初期,只有一棟簡易的辦公樓,兩棟兩層的青磚教室,九間教職工宿舍,校園占地90來畝。為了綠化、美化校園,全校師生髮揚艱苦創業的精神,在湯校長的帶領下,除雜草,平土地,填戰壕,兩年多時間,修築校園道路4000多平方米,種植果樹400餘株,移植桂花樹4000株,綠化率達45%。兩次被評為桂林市綠化先進單位。每到深秋時節,金風送爽,桂花飄香,碩果掛枝,景色宜人。

建校不久,又遇上幾年困難時期,學校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在遠離城區的良豐,創辦一個學農基地,開墾10餘畝荒地,種植紅薯、玉米、花生等作物,每年都有可觀的收成。成為桂林市首屈一指的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與此同時,學校的教學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60年中考,該校數學科成績名列全市第一名,其他學科的成績也有大幅度提高。學校為此殺豬、宰羊,慰問師生,表示慶賀。優異的成績,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在困難的條件下奮發進取,後來的幾年,連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五中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市民的矚目,家長的讚譽和學生的歡迎。

儘管1966年爆發的“文化大革命”給桂林五中帶來了空前的浩劫,學校處於長期停課的混亂狀態。1968年9月起,學校由駐校軍代表管理。1970年,學校增設了高中部,更名為桂林市第五中學,成了桂林市城北的第一所高完中。從此,五中掀開了發展的新篇章。

長足發展

五中改變建制、增設高中部,學校擴大了規模,增加了教學設施,增建了教學樓和禮堂,擴建了露天球場,新建了教工宿舍,還有一個校辦工廠。教職工增加到五六十人,學生增加到四五百人。儘管當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結束,學校的教學秩序還沒有恢復正常,但在學工、學農、學軍的同時,已經注重文化課的教學。1972年,駐校軍代表撤出,學校恢復了校長負責制。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在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復,為桂林五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桂林五中在黨的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認真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平反冤假錯案,極大地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學校出現了蓬勃發展的生機。1978年高考,五中考生的錄取率位居全市高完中前列。其中,莫全旺同學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當年桂林市考生考上清華大學的僅有2人)。

改革開發以後,桂林五中又有了長足的發展。建起了新的教學樓和辦公樓,擴建了足球場和田徑運動場,增建了兩棟教工宿舍樓。學校規模逐步擴大。國中部由原來每屆招生4個班擴大到6至8個班,高中部招生也由每屆2個班擴大至4至6個班。到1996年,學校達到30個班級的規模,在校學生1800人左右,教職工人數增加到130人左右。

這期間,桂林五中因教研、教改成績顯著,1986年被評為桂林市教改先進單位;因普法教育和綜合治理成績突出,1990年—1991年被評為自治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1992年—1996年連續五年被評為桂林市疊彩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1996年,被評為桂林市文明單位。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更是喜人。地理教師蘇振剛,長期潛心地理教學,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幾十篇,自製教具數十件,教學成績顯著,被自治區評為特級教師。青年物理教師謝蓉,先後獲得自治區物理科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全國物理科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這期間,學校先後有10人次被評為自治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先進教師,有120多人次被評為桂林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先進教師。

在中高考方面,也有令人驚喜的成績。9歲進入該校讀國中的陳力之,12歲考入蘇州科技大學少年預備班學習,15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歲到美國留學,成為該校至今唯一的少年大學生。1987年、1989年,1994年,五中的高考錄取率均列市區普通高中的第二名。由於成績突出,1994年高考以後,市政府還特別分配給該校一個名額,派一名在校高中生到紐西蘭交換留學。1995年,1996年,五中的高考錄取率分別達到54.3%、72.2%。其中,96年的文史類考生的綜合標準分位居全自治區452所高中的前30名,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與時俱進

1997年5月,桂林五中的領導班子作了比較大的調整,羅天星到五中擔任校長、書記。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促進五中的發展,學校新的領導班子,調整了學校的布局,把生活區和教學區分開。籌措2000多萬元資金,新建了10950平方米的教學樓,有2200平方米的體育訓練館(內設桌球館、形體館、籃排羽館、健身房等),人造草皮運動場,有2193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內設多媒體教室),還更新了網路教室,語音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的設備,補充了圖書館和閱覽室的圖書。五中的現代教學設施日趨完整。此外,校園裡還辟有7000多平方米的休閒綠化帶,為師生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學校還幫助擴建了早期建成的宿舍樓,改善了教職工的生活條件。

與此同時,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興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上新台階,師生行為規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的辦學宗旨,對領導提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要求,用自己的勤政、謀政、廉政的實際行動帶好頭,把好關,搞好工作;對教職工提出外樹形象、內練硬功的要求,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成為教學和工作的高手;對學生提出“低進高出”的要求,通過打好基礎,注重能力,提高素質的努力,使自己成為好學生。

通過多年的努力,教師隊伍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學校有特級教師2人,市級科帶頭人3人,高級教師58人,一級教師63人。“21世紀園丁工程”A、B、C類培養對象14人市級教學能手17人,市級課改專家組成員3人,學科競賽優秀輔導員37人。五中教師在各級報刊上發表論文55篇,其中國家級12篇,自治區級34篇,市級9篇。有120人次在市級以上優質課競賽、課件製作競賽中獲獎。其中藍琛老師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製作,林宇萍老師的優質課均獲國家級一等獎。

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有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以來的高考一榜上線率,除了個別年份,五中的上線率都在市屬普通高中的前二名,備受世人矚目,在社會上有了良好的聲譽。學校先後榮獲國家少工委“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活動先進單位、國家級綠色學校、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等30多個市級以上的先進獎項。2003年被自治區政府督學室評定為普通高中一級學校,穩居桂林市先進學校行列。

展翅騰飛

以文澤鴻為校長的學校新領導班子。根據國家建設和社會對各種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素質這一總目標,提出了“強管理,抓三風(校風、教風、學風),重科研,促質量”的辦學思路,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變原來的學科組辦公為年級組辦公,利於班主任機制和課任老師的溝通,互通教學信息,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利於加強班級管理,教師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風,提高了教學質量。五中高考的上線率,繼續穩居市直普通高中第二名,還出現了一些高分。其中,理科最高分587分,第二名585分,分列市直普高第一、第二名,文科最高分593分,列市直普高第二名。

為了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現代教學設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校還建立了校園網路中心和教師電子備課室。教師備課節省了時間,上課卻擴大容量,提高了教學效果。學校99%的教師都能獨立使用電教手段教學,能夠自己製作課件,有的課件還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前邊藍琛老師獲國家級一等獎,就是因製作《天上的街市》課件而獲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也積極參加了課件的製作。學生秦李琳製作的《氣旋、反氣旋演示儀》還獲得自治區一等獎和國家專利。五中師生自製課件參加各級競賽,有55件獲獎。其中,國家級3件,自治區級25件,市級37件。

五中的教師,在搞自身教學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各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其中有國家重點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提高實效性方式研究”,“中學生人文品質和科學精神培養實驗研究”,“信息技術與新課程整合的實驗研究”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在全國“傳美”課題研究的評定年會上,五中參加評選的22篇論文,有4篇獲一等獎,其餘的均獲二等獎,學校也因此被評為全國傳美教育優秀實驗學校。

此外,五中還是一所在藝術、體育教育方面富有特色、富有成果的學校。根據部分學生對藝術、體育興趣濃厚、愛好廣泛的特點,學校要求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加強對這部分學生培養、指導,使他們的特長能夠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努力成為有用之才。學校通過課堂教學吸引學生、增強興趣,課外活動陶冶情操、打好基礎,業餘訓練磨練意志、提高能力等措施,培養了一大批有藝術、體育特長的學生。5年多來,這些學生有400餘名考入高等藝術院校,有31名考入武漢體育學院等高等體育院校。這一成果,被一些外人喻為五中的支柱產業,大概是言不為過吧。五中培養藝術、體育特長生的規模和成果,已經躍居大桂林的首位,列廣西的第二位。

在這眾多的特長生中,有2004年被桂林廣播電視報選為形象大使的盧婧,有2005年參加廣西春節聯歡晚會表演的歌手潘傲峰,有先後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的田進、呂傑等。還有200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周小燕攻讀研究生的伍艾。伍艾研究生畢業後不久,又考入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4月,伍艾參加在法國舉行的第一屆歐洲巴洛克聲樂比賽,一舉奪取最佳演繹獎。4月,伍艾在她就讀的學院選拔碩士的聲樂比賽上,也勇奪第一名。不久,她又參加了第35屆國際聲樂大賽,又奪得了特別獎和最佳女中音兩項大獎。伍艾的成績,不僅為中國贏得了榮譽,也為她的母校桂林市第五中學增添了光彩。

今天,在紀念桂林市第五中學五十周年華誕的日子裡,學校的2000多名師生員工,滿懷激情地向昔日地學校領導、老師和校友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地謝意!向所有關心支持五中成長發展地誌士仁人表示崇高地敬意!向從五中展翅騰飛地莘莘學子表示良好的祝願!讓我們一起緬懷五中五十年的光輝歷程,展望五中更加輝煌地未來,譜寫五中更加燦爛的歷史篇章。

知名校友

汪嘯風,男,1944年10月生,漢族,湖南慈利人,大學學歷,工程師。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7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在桂林五中國中部就讀。曾任湖南省委副書記、副省長,海南省委書記、省長等職。中共十三大代表,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三峽工程稽察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陽建國,男,1952年8月出生,籍貫湖南省湘鄉縣,漢族,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1964.9—1968.12 在桂林市第五中學讀書,其間加入中國共青團,擔任過班長職務;大學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9—2001.7 在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讀在職研究生畢業。2003.5起在廣西廣播電影電視局工作,任黨組書記、局長。

胡毛世,男,1954年6月出身,漢族,湖南省人,1968年在五中讀國中,本科畢業,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黨委督查室副主任。

馬征麟,女,1950年6月出生,回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廣西臨桂人。1963.9-1969.2 桂林市第五初級中學讀書。歷任桂林市司法局辦公室主任、法宣科科長、市普法辦主任、副局長職務,桂林市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等職。

李駿驊,男,生於1956年5月,桂林五中高71級學生,學士學位。長期在國內外從事以酒店業為主的旅遊服務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和研究,尤其在高星級酒店的單獨管理和集團化運營方面有較多的實踐經驗和成就。現任南寧市邕江賓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學校地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疊彩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