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背岩鷚

栗背岩鷚

繁殖於西藏東南部、青海南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越冬在雲南北部及西部。通常罕見。棲于海拔2000~4000米的針葉林的潮濕林下植被。冬季於較開闊的灌叢。叫聲有微弱音、高音及金屬音zieh-dzit。

基本信息

11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栗背岩鷚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Maroon-backed Accentor
拉丁學名: Prunella immaculata
地理分布 喜馬拉雅山脈東部、緬甸北部、中國北部、中部和青藏高原南部

形態特徵

體小(14厘米)的灰色無縱紋的岩鷚。臀栗褐,下背及次級飛羽絳紫色。額蒼白,由近白色的羽緣成扇貝形紋所致。

栗背岩鷚栗背岩鷚

虹膜-白色;嘴-角質色;腳-暗橘黃色。

栗背岩鷚栗背岩鷚

分布狀況

繁殖於西藏東南部、青海南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越冬在雲南北部及西部。通常罕見。

習性

棲于海拔2000~4000米的針葉林的潮濕林下植被。冬季於較開闊的灌叢

栗背岩鷚栗背岩鷚

叫聲描述

叫聲有微弱音、高音及金屬音zieh-dzit。鳴聲無記錄

基本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