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

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

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位於慶安縣柳河農場境內,建於2008年7月20日,主體工程2009年7月末竣工。建築面積2040平方米,總投資550萬元。

基本信息

簡介

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

以史為鏡,可知興衰。全國第一所“五七”幹校——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的建立,就是為那段特殊時期立起的一面鏡子。

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位於慶安縣柳河農場境內,建於2008年7月20日,主體工程2009年7月末竣工。建築面積2040平方米,總投資550萬元。

農場當年最大的建築是幹校

在展廳內,左起最醒目的一處微縮景觀就是當年的“五七”幹校校址。那是一套規整的四合院,在當時,這套院落是柳河農場最大的建築。當時的柳河農場人口稀少,建築更少,僅有幹部9人,農工97人,家屬232人。農場當時的建築也就是一些散亂的平房,所以,這套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8棟紅磚房圍成的四合院,可以提供“五七”幹校領導和首批100多名學員食宿的大本營,就成了柳河農場規模最大的建築。

“五七”幹校的由來

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

據展館相關資料介紹,柳河“五七”幹校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1967年1月31日,黑龍江的“造反派”奪了權,宣布人員編制要比原來省直機關縮減四分之三。被縮減的人員,可以充實基層,或下放勞動。3月下旬,原省委機關“造反團”經過實地考察,反覆論證,決定在柳河農場辦一所“五七”幹校,安排幹部下放勞動。

5月7日,省革委召開萬人大會,歡送首批下放幹部。5月8日,首批學員入校,在校門前宣誓,掛起“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柳河五七幹校”的牌子。

11年培訓萬餘人

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柳河五七幹校歷史博物館

在柳河“五七”幹校成立一個多月之際,校革委領導就辦校以來的情況,向省革委作了匯報,省革委又將這個報告批轉各地、市革委會,並報中央。

1968年9月30日,看到《“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走出條新路》簡報後,當即對此作了批示。

據統計,在辦校期間,全國1300多個單位、18000餘人到柳河參觀,全國以柳河為“樣板”的“五七”幹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