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洪水

柳州洪水

廣西柳州洪水發生在2009年6月底7月初,由南方多日來連降暴雨造成,融水縣全縣20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15萬人,因災損壞房屋1100戶4950間。

受災情況

自治區水文部門預測,柳江柳州站於2009年7月4日23時出現89.5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7米,洪水重現期約為20年一遇。另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分析,柳江柳州站可能出現89.9米的洪峰水位,為有實測資料以來歷史第3大洪水。7月4日凌晨5時左右,融江融水站出現113.30米高水位,超過警戒水位6.70米,為10年來最高水位。

融水全縣20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災,縣城受災最為嚴重。縣城城南區、城中區大部分被淹,城北區部分區域被淹,縣城內主要街道交通中斷,大部分店面被浸泡,城區居民多以竹筏、木船代步出行。全縣受災人口15萬人,因災損壞房屋1100戶4950間,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災情發生後,融水縣於7月2日啟動防洪救災各種預案,抗洪救災工作仍在全面進行中。

提升為Ⅱ級

自治區氣象部門介紹,2009年7月4日,河池、賀州、來賓、梧州、玉林、貴港、南寧、欽州、防城港、北海等市及桂林、柳州兩市南部陰天有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並伴有雷電、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截至7月4日10時50分統計,廣西受災地區已達5市28縣(市、區),受災人口145.06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將防汛Ⅲ級應急回響提升為Ⅱ級,以確保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開展。

救災準備

柳州市將動員1萬名抗洪救災人員查堤、巡堤,組成搶險隊、預備隊。防洪堤上500米一個處長,100米一個公務員,嚴防死守大堤安全。

防汛抗洪期間,柳州市實行市、縣區、鄉鎮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和市領導抗洪搶險救災工作聯繫縣區制度,全市4區6縣由各市領導分兵把守。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領導必須堅守崗位,非特殊情況,原則不允許請假外出。全市科級以上幹部必須保持24小時電話暢通,隨時聽從工作調遣。

同時,嚴格實行防汛工作行政領導責任追究制度,對因失職、瀆職或者工作不力導致轄區範圍內發生防汛安全事故的,將嚴厲追究責任。

防洪大堤

柳州防洪大堤一期工程一九九五年年開工建設,投資十二億多元人民幣,二00三年建成,柳州防洪大堤一期工程的防洪水位為九十一點四六米。

二期工程二00四年開工建設,預計二0一一年完工,建成後可防九十二米高的洪水水位。此次洪澇災害出現的89.64米洪水位,為柳州防洪大堤一期工程建成後最高洪水位。

關於柳州

柳州是國家甲級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柳州的自然景觀千姿百態,奇峰環列,風景秀麗,柳江如帶,蜿蜒回流,把柳州半個市區擁抱其中,繞成一個巨大的馬蹄形。歷代文人遊客被柳州的山清水秀石美洞奇所陶醉。明代大旅遊家徐霞客在《粵西遊日記》中描寫到,柳州一帶“兩岸山土石間出,土山逶迤間,忽石峰數十,挺立成對,此異陽朔桂林。”和他同時代的名士王啟元稱讚道:“柳州山川甲天下”。 碧水藍天,魅力柳江柳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中北部,地處北緯23°54′—26°03′,東經108°32′—110°28′。東與桂林市的龍勝、永福和荔浦為鄰,西接河池市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和宜州市,南界新設立的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象州縣、興賓區和忻城縣,北部和西北部分別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貴州省黎平縣、從江縣相毗鄰。

雨量分布,北部多於南部,山區多於平原,融水縣貝江流域為柳州市的一個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蒸發量1600~1700毫米,自南向北漸減,南部超過1700毫米,大於降水量,為半濕半乾狀態,而北部的降水量多超過蒸發量,氣候濕潤。柳州市氣象災害主要有:春季低溫陰雨和乾旱,夏季的暴雨洪澇和雷雨大風,局部地方春夏之交季節有冰雹,秋季寒露風和秋旱,以及冬季的寒潮霜凍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