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二尾蚜

中文名:柳二尾蚜 拉丁學名:Cavariella 尾片長圓形,黑褐色,上生5根剛毛。

基本信息

中文名:柳二尾蚜
拉丁學名:Cavariella salicicola(Matsumura)異名Cavariella bicaudata(Essig et Kuwana)
綱:昆蟲綱
目:同翅目
科:蚜科
主要危害作物:第一寄主柳、垂柳等柳屬植物,第二寄主芹菜、水芹、黃蘿蔔等。

形態特徵

有翅蚜體長1.8~2.2毫米,寬1.1~1.5毫米,黃綠色或赤褐色。頭、胸黑色,腹部第一節背面有小型毛基斑,第二至四節各有斷續橫帶,第五至八節斑呈橫帶,第八節斑橫貫全節,各節均有緣斑,第一至五節及第七節各有小圓形緣瘤。觸角黑色,長達胸部後緣,第三節有感覺圈25~30個,散亂排列,第四節感覺圈3~7個,單行排列,第五節感覺圈0~3個。尾片長圓形,黑褐色,上生5根剛毛。腹管黑褐色,略彎向外方,有覆瓦狀花紋。各足黃色,唯脛節端部及跗節黑色。無翅蚜體長2毫米,寬1.1毫米,粉綠色或赤褐色,無斑紋,有小環及曲環形構造,腹面光滑。複眼黑色。中額瘤平,額瘤微隆。觸角6節、淡綠色,端部兩節黑色,第三節有短毛4~5根,各節有瓦紋,第八腹節背面向後呈指狀突起,端部有2根短毛,此突起與尾片上下重疊,如同兩個尾片。腹管圓筒形,中部微膨大,頂端收縮並向外微彎,有瓦紋,有緣突,切跡不顯。尾片圓錐形,有6根毛,上尾片寬圓錐形,中部收縮,頂端有毛一對。尾板末端圓形,有毛6~7根。卵長橢圓形,深褐色。

生物學特性

陝西關中年生10~15代,以單個卵或成堆卵在旱柳、垂柳的芽腋或枝條的裂縫處越冬,翌年3月上旬,均溫高於5℃時,孵化為乾母,變乾雌後在柳樹上進行幾代孤雌胎生,4月上中旬開始產生有翅蚜遷飛到芹菜上,因此芹菜上這時主要是有翅蚜,以後又在芹菜上進行孤雌胎生繁殖,5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在芹菜上有兩個高峰,為害葉片、葉柄、莖桿或嫩梢,最適溫度15~24℃,38℃高溫死亡率高達85%,氣溫降至-7℃未見死亡,11月中旬產生雌雄性蚜,遷飛到柳樹上交尾產卵,越冬。

防治方法

參見胡蘿蔔微管蚜

地理分布

分布在全國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