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長笛練習曲作品33號

柯勒不僅是以為出色的長笛演奏家,而且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長笛作曲家、教育家。 柯勒不僅是以為出色的長笛演奏家,而且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長笛作曲家、教育家。 柯勒的中級練習曲作品33(35Exercise

簡介

姓名:柯勒 Koller,Carl
國家或者地區:奧地利
學科:醫學家
發明創造:

簡 歷

柯勒(Koller,Carl)奧地利-美國醫生。1857年12月3日生於波希米亞的許藤豪芬(今捷克的蘇希采);1944年3月21日卒於紐約。柯勒在弗洛伊德從事古柯鹼的研究工作時是維也納大學的一名實習醫生(1882年他在該校畢業)。弗洛伊德提出古柯鹼可用作去痛劑(很象現代的阿司匹林)。柯勒又進一步,想到可用它作為手術時的麻醉劑。他先用動物做實驗,然後在1884年用它試做了一次眼部手術。手術成功了,這標誌著局部麻醉藥套用的開始。這是自從一代之前莫頓以來在這方面最重要的一個進步。這就不再需要使病人失去知覺,也免去了為保護肺部和心臟而採取的複雜措施。為什麼不能只把手術緊挨著的幾根神經末梢麻醉呢?局部麻醉現已成為常規,而在牙科更是必不可少的。柯勒於1888年移居美國,在紐約市開一診所,1902年入美籍。
埃內斯托.柯勒(ERNESTO KOEHLER)是義大利著名的長笛演奏家與作曲家。1849年12月4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城市莫德那,父親是莫德那宮廷樂隊的首席長笛,是柯勒的啟蒙老師。從少年時代起,柯勒就開始顯露出長笛方面的才華。在1869年後的兩年間,他擔任了維也納卡爾劇院的首席長笛。1871年,他來到俄羅斯的聖.彼德堡,在帝國芭蕾劇院擔任長笛演奏員,此時他才22歲。1900年起,他開始在帝國歌劇院擔任首席長笛,並成為全俄羅斯最富有名望的長笛演奏家。1907年5月17日,他在聖.彼德堡逝世。
柯勒不僅是以為出色的長笛演奏家,而且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長笛作曲家、教育家。他為學生們譜寫了中級程度的獨奏曲、二重奏、四重奏曲,為演奏家譜寫了難度較大的、華麗的音樂會獨奏曲、幻想曲等,還以教育為目的編寫了優秀的長笛初級教程、長笛中級、高練習曲。所有這些樂曲與練習曲在現代長笛的發展與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並產生著深遠影響。

主要作品

柯勒35首長笛練習曲
柯勒長笛練習曲綜述
當前我國的長笛教育正處於普及階段,怎樣合理地選用長笛教材,在較短的時間內儘可能的較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是長笛專業教學中值得重視的問題。柯勒的長笛練習曲由淺入深,較系統地介紹了長笛演奏法、演奏技巧及音樂理論、音樂表現方式和音樂表情處理的方方面面,是經過百年歷史考驗的長笛練習曲中經典之作,也是我國長笛教育中經常使用的教材。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這些作品,現將柯勒和他的主要長笛練習曲做如下綜述。
埃內斯托.柯勒(ERNESTO KOEHLER)是義大利著名的長笛演奏家與作曲家。1849年12月4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城市莫德那,父親是莫德那宮廷樂隊的首席長笛,是柯勒的啟蒙老師。從少年時代起,柯勒就開始顯露出長笛方面的才華。在1869年後的兩年間,他擔任了維也納卡爾劇院的首席長笛。1871年,他來到俄羅斯的聖.彼德堡,在帝國芭蕾劇院擔任長笛演奏員,此時他才22歲。1900年起,他開始在帝國歌劇院擔任首席長笛,並成為全俄羅斯最富有名望的長笛演奏家。1907年5月17日,他在聖.彼德堡逝世。
柯勒不僅是以為出色的長笛演奏家,而且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長笛作曲家、教育家。他為學生們譜寫了中級程度的獨奏曲、二重奏、四重奏曲,為演奏家譜寫了難度較大的、華麗的音樂會獨奏曲、幻想曲等,還以教育為目的編寫了優秀的長笛初級教程、長笛中級、高練習曲。所有這些樂曲與練習曲在現代長笛的發展與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並產生著深遠影響。
柯勒的長笛初級教程(Easy Melodic Progressive Exercises,op.93,2 vols)
分上、下二冊,是一套十分完整的長笛啟蒙教程。此教程的上冊由50首短小而容易演奏的音樂片段組成。從發音訓練開始。循序漸進地介紹了音階、音程、變化音、調式、調性、節拍、速度等音樂要素,結構嚴謹地介紹了長笛的各種基本演奏方法和相關的音樂知識,難能可貴的是柯勒在此初級練習曲中選用了多種形式的音樂素材和優美的鏇律或優秀的民歌作為練習內容,使初學者既學習了演奏,又廣泛地接觸了有風格特色的音樂。在教學中如果能按照作曲家的要求掌握此教程的訓練內容,將會對長笛進一步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初級教程的下冊由87首練習曲與音階組成。練習曲的開始部分十分詳細地介紹了切分音、復切分音、顫音、回音、波音、斷奏、變奏等有關長笛演奏的基本技巧與音樂知識,它的特點是每首練習曲分別解決一個技巧性問題。到此時練習曲的篇幅和演奏難度與上一冊相比明顯加大,但又不失其鏇律的優美與曲式結構的完美,可以說這時的每首練習曲都是一首包含技巧訓練的、風格迥異的樂曲。它具有挑戰性,對練習者的能力是一種考驗。練習曲進行到27課時,出現了雙吐音、三吐音的練習。眾所周知,雙吐音、三吐音的練習是長笛演奏中一種難度較大的技巧,它需要舌頭、氣息、手指的協調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演奏效果。掌握了雙吐音、三吐音技巧就等於提高了快速演奏分句、經過句的能力,對演奏水平的提高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柯勒在此階段的練習曲中安排了整整10課篇幅較大的、不同調性、不同節奏的雙吐音、三吐音練習,練習曲從同音重複的最基本的雙吐音練習著手,由淺而深地設定了常見的雙吐音、三吐音的各種演奏形式。如果因人而宜地採用先慢練、後快練的訓練方法,將會不同程度地收到預期的演奏效果。
練習曲進行到38課時,柯勒用40餘課的極大0篇幅安排了包括全部大、小調在內的音階與琶音練習,用這么大的篇幅安排音階與琶音練習,在目前世界通用的長笛教材中是不多見的。也正是由於這一點,更充分地顯露出柯勒長笛初級教程的實用性。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教師或演奏者都能認識和體會到音階、琶音的訓練可以提高人的呼吸與運指能力,同時也會對調式、調性有更充分的認識,以至對訓練效果產生質的飛躍。身為演奏家與作曲家的先師在百年之前就將音階訓練提到這樣的高度,充分展示音階訓練的重要性,實為我們現代人敬佩,初級教程的最後一課是半音階的模進練習,它是對段落練習的總結,也是對將進入更高層練習的合理鋪墊,期待著中級程度練習的到來。
柯勒的中級練習曲作品33(35Exercise op.33 3 vols)
是長笛演奏者在技術上做進一步發展的練習曲;此練習曲共有35首,分上、中、下三冊進行,它在世界通用的中級程度練習曲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每一位成功的長笛演奏家都認真練習過柯勒的這三冊長笛教材,並把它視為練習曲中的珍品。從這35首練習曲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這位義大利演奏家的風範與氣質。他所編寫的每首練習曲均採用了多種音樂要素組合。而且十分巧妙地將音樂形式與技巧訓練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從而構成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內容。這些練習曲中簡潔的音樂動機與鏇律發展極具歌唱性,因此而受人們的喜愛。
上冊練習曲由15首不同技巧訓練的、相對獨立的音樂片段組成。在創作手法上均採用了A-B-A的三段體曲式結構,獨立的A段經過變化、發展成為B段然後再回到A段,段落清楚、轉換自如、結構方整,簡單明了地展示了音樂的發展與結束。而且每首練習曲都很好聽,都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與可演奏成分。對於才脫離初級教程的演奏者來說,每演奏完一課,在心中都會充滿自信、新奇與喜悅,這在作為以訓練提高為目的的練習曲教材中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在音樂有技巧方面,作曲家運用自如地將連音、吐音、琶音、轉調、樂句劃分及強弱對比、快慢對比、表情處理等演奏要素巧妙地組合為一體,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練習內容。
中冊練習曲由12首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相對完整的音樂素材組成。與上冊的1首練習曲相比,中冊的12首練習曲的技術難度與篇幅有了較大的提高,音樂內容也更豐富了。從創作手法上看,此冊練習曲的曲式結構多為加了結尾的復三部曲式,因此增加了演奏的難度。在練習與演奏中不但要求恰如其分地按樂曲的內容表現情感,而且還要接受技術與能力的考驗。有經驗的教師在學生練習此教材之前往往先安排柯勒作品66《25首浪漫練習曲》或其它同等難度的練習曲進行技術上的補充與鋪墊,才能收到較滿意的演奏效果。
下冊練習曲由8首篇幅更長、技術含量更高的音樂體裁組成。它要求演奏者擁有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視譜能力、手指組合能力及紮實的基本功方面能勝任其演奏。此8首練習曲對基本功差、體質差、能力差的演奏者從技術操作上來看,無疑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也是一位演奏者是否能進入較高級程度演奏的分水嶺。
在柯勒的中級程度練習曲中,有一冊具有獨特創作風格的、給每首練習曲都相應加上了標題的作66號--25首浪漫練習曲(25 Romantic Etudes,op.66)。這25首練習曲中的每一首練習曲都有自己的標題和與標題緊扣的音樂形象和相對獨立完整的音樂內容,在練習曲中各種演奏技巧與音樂形象十分巧地貫穿於音樂進行之中,豐富了演奏者的音樂想像力,提高了音樂表現力與各種演奏技巧的演奏質量,是一本可讀性、實用性很強的教材,因而倍受中等程度演奏者的喜愛。這本教材由於它的技巧性訓練目的不明顯,在一般情況下不作為骨幹教材,而是作為輔助教材雜教學中得以廣泛使用。
柯勒的高級練習曲作品75(30Virtuoso Etudes,op.75,3 VOLS)
也稱大演奏家練習曲。這30首篇幅較大、技術含量較高的練習曲以每10課為一冊,分上、中、下三冊組成。練習曲往往由曲式結構複雜、鏇律起伏大、變化音多、快而長的樂句組成,在樂句的進行中經常出現半音模進、小三度模進、大三度模進、轉調、離調等音樂表現手法,無論在技術難度和音樂表現方面都有了更高層次的發展。與中等程度的練習曲作品33相比,作品75練習曲要求演奏者要有高度反應敏捷的頭腦與紮實的基本功。同時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直至掌握和積累了豐富的演奏經驗與演奏能力後,方能演奏出預期的演奏效果,表達出深奧的音樂內涵,勝任其高超的技能組合。
以上所泛舉的柯勒長笛練習曲是目前我國長笛專業教材中經常使用的練習曲,這些練習曲的使用與我國老一輩長笛演奏家與教育家在上世紀50年代前後受前蘇聯長笛專家、捷克長笛專家的教學方法影響和沿襲俄羅斯傳統音樂教學體系模式而自然形成的,這些長笛教材的傳播與使用對我國長笛教育的開展和演奏水平的迅速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柯勒的長笛練習曲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作品沒有在我國的長笛教育中得到推廣與使用,它們有作品77(School of Velocity,op.77),作品89(Studies in Expression and Facility,op.89),作品122(Preludes,op.122 2 VOLS)等,這些作品經過時間與時代的考驗,證明其都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和藝術價值,這些長笛練習中的藝術珍品還靜靜地存放在世界長笛練習曲的藝術寶庫中,有待於長笛音樂教育工作者去認真地學習、研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