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

伊春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小興安嶺縱貫全境,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1948年開發建設,1958年建市,現在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業管理局合一,轄1市(縣級)、1縣、15個區、17個林業局,總人口132萬。

林都

伊春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小興安嶺縱貫全境,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1948年開發建設,1958年建市,現在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業管理局合一,轄1市(縣級)、1縣、15個區、17個林業局,總人口132萬。
伊春是座美麗的林業城市,是國家的重要木材生產基地。這裡因盛產珍貴珍樹“紅松”,被譽為“紅松故鄉”、“祖國林都”。在伊春市的嘉蔭縣,曾挖掘出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被稱為“神洲第一龍”的黑龍江滿洲龍,在其附近又新發現了隱藏量巨大的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和甲龍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稱為“恐龍故鄉”。這裡山清水秀,林茂石美,四季風光如畫。初春,冰雪動融、杜鵑盛開;盛夏,千山盎然、百水爭秀;仲秋,層林盡染、奼紫嫣紅;深冬,銀裝素裹、雪玉冰清。獨具特色的森林生態旅遊以其原始、自然、粗曠、神奇而聞名遐邇。2000年,伊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伊春是一座綠色寶庫,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伊春境內溝谷密布,水系發達,有大小河流702條,總蓄水量102億立方米,其中河流分屬黑龍江、松花江水系。湯旺河為伊春的主要河流,境內流長443公里,注入松花江下游。市內大部分城鎮沿河分布,河水環繞山行,兩岸山秀樹奇,最適宜進行休閒及探險漂流。伊春有林城面積300多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2.2%,活立木總蓄積量2.2億立方米。伊春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森林類型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蓄積量較多的樹種有紅松、雲杉、冷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水曲柳、黃鳳梨等,藤條灌木遍布整個施業區,各種珍惜名貴的針闊葉樹種達110餘種。伊春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小興安嶺的森林中,棲息著東北虎、馬鹿、黑熊、犴、猞猁等6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260多種鳥類。小興安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分布相對集中、療效顯著、質量好、經濟價值高和獨具特色的300多種野生藥材。總蓄積量200多萬噸,年允收量20萬噸,年有收量約為5000噸。伊春市藥材資源在黑龍江省所占比重為35%左右,其中鹿茸、熊膽、麝香、獾油、林蛙油、人參、五加參等十分名貴。森林中有1390多種植物,是山野果、山野菜的豐產區。有松籽、榛子、山葡萄、獼猴桃、都柿等山野果20多種,蘑菇、木耳、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已被採集利用的山野菜20多種。山野菜年允采量84萬噸,開發利用潛力巨大。伊春礦產資源豐富,地貌景觀奇特。據初步勘探,有金、銀、鐵、鉛、鋅、鋁、銅等金屬礦藏20多種,已探明的金屬礦床、礦點達100多處,黃金儲備量居全省首位。非金屬礦產資源分布更為廣泛。有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瑪瑙石、花崗岩、珍珠岩、紫砂陶土、褐煤等25種,礦點140多處。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湯旺河興安奇石、紅星火山地質公園、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奇觀。
伊春是黑龍江省主要森林生態旅遊區,森林、冰雪、河流等旅遊資源極具特色。在當今世界三大旅遊資源(海洋、森林、冰雪)中伊春獨占其二(森林、冰雪)。伊春的森林、冰雪兩大旅遊資源,天造地設,得天獨厚,並基本保持著原始的風貌。由於受小氣侯影響,伊春的冬季,以其降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等特點,被冠以“冰雪故鄉、瑞雪世界”之美稱,已成為黑龍江省重點開發的三大冰雪旅遊線之一。小興安嶺的山型高低錯落,白雪皚皚,雪質極佳,是理想的滑雪、戲雪勝地。伊春現有鐵力日月峽、伊春梅花山、朗鄉石猴山等7個滑雪場,其中伊春梅花山滑雪場曾四次被列為國際滑雪節分會場,小興安嶺的冰雪為滑雪愛好者和初學者提供了一個冰雪樂園。迷人變幻的四季風光,獨特的大森林地貌和氣候條件構成了伊春古樸、自然和原始的旅遊風貌。由於遠離喧囂的大都市,這裡空氣清新。有近300萬公頃的大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430噸,生成氧氣3340噸,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和植物芳香氣,伊春被譽為“天然氧吧”。是回歸大自然進行森林生態觀光和休閒度假旅遊的理想之地。
伊春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蹟和人文景觀,有位於市區內的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資源館、木雕園、石苑、金山屯橫山古墓群、西林小孤山古人類文化遺址及少數民族風情園等景觀,這些景觀無一不為伊春這座秀美林城增添著一道道亮麗的色彩。應該說,伊春是集山奇、林茂、水秀景色於一身,森林、冰雪、漂流旅遊資源於一地,自然、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的中國北方重要的森林生態旅遊勝地。
伊春是由林木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而興建的城市。經過50多年來的開發建設,伊春的經濟結構由原來的單一木材生產向多元化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伊春市委、市政府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和機遇,積極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依託自身資源優勢,優選了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態旅遊、生態畜牧、北藥和綠色食品等,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重點扶持,強力推進。
積極推進了木材精深加工業的發展。全市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現代生產水平的人造板、家具生產企業,產品有硬質纖維板、中密纖維板、刨花板、膠合板、細木工板等;各種規格、材種的居室客房套裝家具和辦公家具及椅類等;花色齊全、品位高雅的木製工藝品等。產品行銷全國,部分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光明”家具已成為全國知名品牌,被國家授予“中國家具之王”稱號。
森林生態旅遊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全市共建有15個旅遊區100多處旅遊景點,已開發建設了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金山屯大豐河漂流、美溪回龍灣度假村、南岔仙翁山風景區、朗鄉綠色度假旅遊區等。因此,這裡被譽為中國黑龍江小興安嶺上的綠色明珠。目前,伊春市已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9處,國家級地質公園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森林公園18處,省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4A級、3A級景區3處、2A級景區11處,AS、2S、3S級滑雪場各1處,國家級狩獵場1處,省級狩獵場3處,全市景區建設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產品結構和空間布局。其中,五營豐林自然保護區帶嶺涼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嘉蔭恐龍地質公園、美溪回龍灣以及金山屯大豐河漂流、鐵力依吉密河漂流、日月峽滑雪、梅花山滑雪、桃山狩獵等產品在國內外都有較高知名度。
生態畜牧業正在崛起。伊春的自然生態得天獨厚,可供放牧的草類繁多,而且無污染。目前伊春已經形成了“南牛北羊、中部雞兔、全市蛙鹿”的總體發展格局。已有嘉蔭縣絨山羊基地;友好區肉雞、養兔基地;桃山林業局、南岔區養大鵝基地;鐵力市肉牛基地;烏馬河區、桃山林業局、金山屯養鹿基地。
北藥業茁壯成長。伊春林區生長著名貴的北方野生藥材,“林都北藥”的開發利用,不僅成為伊春市經濟發展的亮點,更重要的是給全社會和全人類帶來更多的安康。伊春市製藥和保健品企業可生產中、西藥兩大類9個劑型160個品種,85%為中成藥品,80%以上的品種依託林區地道藥材為基礎原料。已創國家新藥4個,省部優產品5個,國家保護品種3個,健字號品種4個。主要產品有康婦消炎栓、北豆根膠襄、芩暴紅系列、刺五加片消咳喘糖漿、多利欣、六味地黃丸、六甲嘧胺及人參滋補品、林蛙油深加工產品、刺玖果飲料、刺五加保健茶、鹿產品、蜂產品、穿地龍兆素、暴馬子花茶、植物香卡等產品。
綠色食品方興未艾。伊春林區盛產山特產品,經過加工已成為人們十分喜愛的綠色食品、飲品,“小興安嶺大森林”的品牌已得到各界朋友的認同。伊春市已建立20萬畝綠色大豆基地1處,15萬畝綠色大豆基地1處,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4處,萬畝山野菜、山野果培植基地6處,超千萬袋食用菌基地5處,獲得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的產品達48個,綠色食品年產量10萬噸。伊春山菜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命名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綜合加工基地。伊春市已建立2處綠色食品產地批發市場,入駐企業達80餘家。伊春已在北京、上海、大連、福州等地建立了36個銷售網點和辦事處,產品已輻射國內大中城市和東南亞,是聞名全國的以山特產品為重點的綠色食品基地。
伊春市嘉蔭縣是國際客貨一類口岸、江海聯運港口、對外國人開放地區。1993年嘉蔭口岸建成開始過貨。伊春市已與俄方10多個地區100多家企業建立經貿關係,對俄貿易十分活躍。在邊貿、森林採伐、旅遊、勞務輸出等方面合作全面推進。
伊春市正面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等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在尋求合作,共謀發展的基礎上,把伊春建設成為世界知名、中國一流、中等規模的生態園林城市。美麗的小興安嶺永遠是您神往的地方,中國林都——伊春是您發展的理想選擇,我們竭誠歡迎中外朋友到伊春投資興業,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共謀發展大計。我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務和精誠合作的心態期待中外賓朋紛至沓來。

相關條目

山西省運城中學校
大同礦務局第一中學校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中學校
山西省晉東南師專附中
重慶市第七中學校
長沙火宮殿小吃
沙湖鹽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