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隱居

林逋①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鏇久之,復入籠中。 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養著兩隻鶴,放出籠子就飛入雲霄,在天空長時間盤鏇,再回到籠中。 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

原文

林逋①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鏇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②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③小船而歸,蓋常以鶴飛為驗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學,唯不能棋,常④謂人曰:“逋世間事皆能之,唯不能擔糞與著棋。”

注釋

①林逋(968―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遊歷江淮間,後歸隱杭州西湖孤山,種梅養鶴,終身不娶,以詩著名。卒謚和靖先生。
②應門:候門、守門,猶言當門,在大門口。
③棹(zhào):划水行船。
④常:通“嘗”。

譯文

逋隱居杭州孤山,常養著兩隻鶴,放出籠子就飛入雲霄,在天空長時間盤鏇,再回到籠中。逋常常泛小舟遊覽西湖各寺院,有客人到逋的住處,就有一童子出來,在大門口接待客人坐下,為客人開籠放鶴。過好大一陣子,逋一定會劃著名小船回來,看來他是經常以兩鶴放飛為信號的。逋清高閒逸,倨傲不群,多才多藝,唯獨不能下棋,曾對人說:“我世間事都能做,只是不能擔糞與著棋。”

出處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

作者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帶,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帶。公元1063年(仁宗嘉�八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公元1072年(熙寧五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1082年(元豐五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