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堅

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月12 12

簡介

林英堅(1908~1941),安徽省金寨縣人。出生貧苦,15 歲時幫人伐木、燒炭當窯工。民國18 年(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他先後任飼養員、戰士、班長、營長、副團長、團長等職。他在鄂豫皖蘇區參加了4 次反“圍剿”的艱苦鬥爭,後又隨紅四方面軍經歷了曲折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左手在長征途中負傷致殘。到達延安後不久,被調往紅軍大學(後改為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民國26 年10 月回大別山,在紅二十八軍特務營任教官。民國27 年2 月新四軍第四支隊組建後,他任新四軍第四支隊七團參謀長,因所謂“路線”鬥爭被驅出四支隊,到地方做武裝工作。不久又任游擊縱隊大隊長,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二師五旅十五團,他先後任十五團、十三團團長。

抗日

部隊進入皖東後,林英堅率部與日、偽、頑軍進行過無數次殘酷的戰鬥。每次戰鬥,他都親臨前線,關鍵時刻帶頭衝鋒陷陣。 民國30 年年初,根據地人民正過春節,日偽軍糾集3000 餘人向皖東津浦路西根據地發起全面“掃蕩”。此時,林英堅率十三團駐紮皇甫山。2 月12 日拂曉,盤踞在滁縣城和珠龍橋一帶的400 多名日偽軍,兵分兩路向皇甫山十三團駐地偷襲。林英堅將計就計,選擇有利地形,與戰士們翻穿棉衣,臥伏在冰天雪地里。敵軍走到跟前,還沒有覺察,戰士們猛地一躍而起,向敵人開火。敵人措手不及,被打得暈頭轉向,慌成一團。林英堅叫大家愛惜子彈,遠處用槍打,近處用手榴彈炸,到跟前用大刀砍。敵軍一股尋隙突圍,向曲亭方向逃竄,林英堅又派隊追蹤,次日中午再截擊敵於曲亭,給日偽軍以重創。

犧牲

11 月下旬,國民黨軍5 個團向路西根據地進攻。林英堅率十三團守衛在黑狼廟一帶,以1 個營固守黑狼廟,迎擊正面之敵;2 個營在余家圩,鞏固側翼,防敵增援。26 日上午,國民黨桂系第一七一師五一一團在定遠大橋戰鬥中慘敗後,以4 個營的兵力,分別由西王集、鴉烏集和周家崗向黑狼廟進犯,林英堅率領指揮部親臨前線指揮,連續打退頑軍的3 次進攻。頑軍增調援軍向側翼瘋狂反撲,雙方展開激烈的陣地爭奪戰。林英堅帶領從余家圩趕回的3 個連戰士與頑軍展開了肉搏戰,終於打退了進攻之敵,不幸的是在最後時刻一顆冷彈擊中他左前胸,他當場犧牲。此次戰鬥,斃傷敵200 余名,內有副團長1 名,繳獲機槍2 挺、步槍多支。當晚,部隊轉移到津浦鐵路東。12 月25 日,師部專門在崗村為林英堅舉行了追悼大會。 1965 年春,人民政府在皇甫鄉林英堅烈士樹碑,以示紀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