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庶

林克庶(1859-1936年),又名宜熙、振煦,今閩侯縣甘蔗鎮青岐村人,生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卒於民國25年(1936年)農曆三月初九,時人稱為瘍科先生。

林克庶童年在省垣私塾讀書,專心研習歷代醫家名著,後以設齋執教為生,兼事中醫瘍科,為人忠厚爽直,熱心鄉間民事,性嗜酒,一生遭際坎坷,家景清寒。

林克庶治學嚴謹,醫術高明,臨床經驗豐富,辨證施治準確,用藥處方奇妙。長江村民程某,腳部患“陰桶症”(中醫稱之“寒性癰瘍症”),四處求醫無效,請克庶診治,克庶要病家殺雞烹調一碗福州舊時名菜“灴糟雞”,並要病人同桌共餐。程某望雞生畏,舉箸踟躕,告曰:“諸大夫均再三告誡,飲食尤忌雞、羊。”克庶笑曰:“雞性溫補,但食無妨”。果然僅食3隻雞,服3劑湯藥,病症即愈。林克庶為山前村民張某開一劑治癰藥方。附子用量達4兩,藥鋪人見方驚異,病人服之,其症即愈。

譽滿榕城的蕭治安先生,仰慕克庶之名,登門求教,並聘至家中,教其兩子讀書,並授中醫瘍科之技。故蕭治安在世時,他的招牌上書寫:“林克庶傳蕭治安外科”字樣。後朱飛湯又將克庶請到南台家中,教其子朱坤牛讀書兼學中醫瘍科,林精心教誨,歷時七載,使朱坤牛榮獲“十不全瘍醫”雅號。

林克庶曾著有醫書和留有處方稿本,惜均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