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門店:談判見證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裝: 1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4752663, 9787534752667
條形碼: 9787534752667
尺寸: 23.6 x 16.8 x 1.3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郭維敬,1925年出生於山西洪洞縣。清華大學畢業。1949年春回響號召南下作戰,在部隊任記者、幹事。1950年冬,由總政派遣入朝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曾先後參與聯合國軍戰俘管理、教育工作,板門店停戰談判及志願軍政冶部多項工作,任幹事、股長、翻譯組長、助理員等職。
1956年回國轉業河南,曾先後擔任縣、地兩級教育行政領導工作。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後,先後在中學、大學任教,1990年離休。離休後積極從事韓戰及共和國早期研究,筆耕不輟。
重要譯著有:《第一等戰俘營——聯合圍軍戰俘在朝鮮》,由柴成文將軍作序;《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美)貝文·亞歷山大著,李德生上將作序;《共和國早期的故事》,由毛澤東豐席原秘書李銳作序。此外,還有一些文章及譯作散見十報、刊。

內容簡介

《板門店:談判見證錄》通過對當年親身參加這場談判鬥爭的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各個部分的領導和一些同志的回憶記述和資料整理,真實再現了板門店談判的歷史。寫作中最突出的著眼點,在於描述板門店談判的艱辛,以及抒寫我代表團成員在國際軍事談判中具有文韜武略,剛柔相濟的鬥爭藝術,堅韌不拔的精神,壯志凌雲的英雄氣概。為了細節真實,書內在某些有關談判過程的敘述中,曾大量引用杜平、解方、柴成文等老領導的描述,因為他們作為代表團主要領導成員,其文字更權威可靠。

媒體評論

我們的停戰談判代表們堅定而耐心地進行嚴肅的鬥爭,終於使這個史無前例的長期、複雜而尖銳的朝鮮停戰談判獲得成功,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打開了道路。
——彭德懷
如果因為沒有取得勝利,就忽視或忘記在韓戰的戰場上和談判巾通過千辛萬苫而得來的教訓,那才是真正的不幸。
——(美)沃爾特·G·赫姆斯
作為歷史上,在沒有打贏的停戰協定上籤字的第一個陸軍司令,我內心中感到沮喪(或高興不起來)。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

目錄

作者前言
第一章 談判的起始
第二章 談判雙方的決策與評估
第三章 回望那段崢嶸歲月
第四章 從開城到板門店——談判序幕這樣拉開
第五章 軍事分界線之爭
第六章 停戰監督與主權保衛戰
第七章 撤軍問題談判始末
第八章 戰俘問題——創歷史記錄的馬拉松談判
一、雙方方案對比與剖析
二、名單爭論之後美方的尷尬與被動
三、一個意味深長的插曲
四、遣返與釋放的對峙
五、當頭棒喝——活捉杜德
六、美方的休會、逃會與中斷談判
七、杜魯門政府走進死胡同,再返談判桌
八、艾森豪的和一戰一和路線圖
九、哈里遜改弦易轍,馬拉松談判畫上句號
第九章 最後一戰迎來停戰
第十章 遣返紀實:強烈的反差
一、周全細緻的遣返安排
二、遣返時刻見真情
三、士兵戰俘和將軍戰俘的肺腑之言
四、信守停戰協定,勸說遣返
五、反差強烈的遣返畫面
第十一章 戰後的硝煙
一、美方自食苦果
二、戰俘解釋工作——理性與暴力的最後較量
第十二章 人道主義奏凱歌
一、美軍政當局的惶恐
二、“當中國人的戰俘是一種奇遇”
三、西方媒體驚詫的一項舉措
四、俘虜心目中的“世界第一等戰俘營
五、道德力量超越時空
六、幾十年後佳話頻傳
附錄一:朝鮮停戰談判始末紀要
附錄二:韓戰的長期陰影
參考書目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