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遼文化

《松遼文化》是由穆鴻利編著,內蒙古教育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松遼文化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雄州霧列,後采星馳。

內容簡介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自身就有許多特點,若想了解她,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透徹的,更不易籠在一起加以概括表述。

本書所反映的內容,都是存在於祖國東北一隅的事物。關於這一地區用何種詞語來命名,歷來很多,但可驚人人中選擇一個較為形象而明確的詞語,則是看似容易,實即很難。關於這方面的詞語,最通俗的有“東北”、“白山黑水”、“松漠”、“遼海”、“關東”等等。在這眾多名詞中。

本書以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傳統所形成的地域論述了松遼文化。內容包括:松遼文化釋名、地域範圍、文化內涵、文化分期、文化特徵、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對松遼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進行了縷析,揭示了松遼文化在構築中華文化的歷史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和傳統特徵,對當今文化建設具有借鑑意義。

目錄

總序

緒論

第一章 鳥瞰松遼大地——孕育松遼文化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山環水繞通四鄰——地域與環境

第二節 黑土地的脊樑——山脈、丘陵與平原

一 連綿興安嶺,巍峨長白山——松遼的山脈

二 逶迤騰細浪,分布遼西東——松遼的丘陵

三 沃野平如砥,富饒米糧倉——松遼大平原

第三節 黑土地的血脈——江河與湖泊

一 滾滾松花江,滔滔遼河水——松遼的江河

二 平似鏡泊,靜如天池——松遼的湖泊

第四節 金海岸邊撒珍珠——海岸與島嶼

一 其直如線彎似鉤——從鴨綠江口至山海關頭的沿海地貌

二 劈開黃、渤二海的利劍——遼東半島

三 大珠小珠落玉盤——長山群島

第五節 壯觀的“三維”圖景——氣候、土壤和植被

一 寒暖分明——松遼地區的氣候

二 土黑壤肥——松遼地區的土壤

三 林茂草豐——松遼地區的植被

第六節 豐厚的寶藏——松遼地區的物產資源

一 油浪翻滾,烏金閃亮——非金屬礦產資源

二 鐵水奔流,鋼花飛濺——金屬礦產資源

三 水能電力,舟楫魚蝦——水利、水產資源

東北“三寶”,名揚四海——野生動、植物資源

五 糧肉菜果,香飄天下——人工種植、養殖動植物資源

第七節 母親的胸襟——地理環境孕育的松遼地域文化

……

第二章 譜寫黑土地的樂章——松遼各民族經濟文化類型

第三章 松遼自古屬中華——歷朝對東北的經略與疆域沿革

第四章其來有自世代相承——松遼地區各族源流與分布

第五章 因俗而治,兼收並蓄——松遼各族政權的制度文化

第六章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松遼地區的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文化

第七章 嘆為觀止的偉大工程——松遼地區的長城與都城

第八章 陵園寺塔青山幽——松遼地區的名勝古蹟

第九章 花樣翻新的生活方式——松遼各族的衣、食、住、行文化生活

第十章 人類交際的工具和符號——松遼各族的語言和文字

第十一章 質樸無華與異彩紛呈——松遼各族的婚俗

第十二章 冥冥世界的景觀——松遼各族的葬俗

第十三章 華風有緒,眾望所歸——松遼各族的倫理道德與儒學

第十四章 素描萬民情態——松遼各族的人生禮儀

第十五章 含蘊百族風情——松遼各族的歲時節日

第十六章 虔誠崇拜,各有信仰——松遼各族的宗教信仰

第十七章 開啟民智,育才興邦——松遼地區的教育

第十八章 參天識地,巧手精工——松遼各族的科學與技術

第十九章 雄健質樸,直抒胸臆——松遼各族的文學

第二十章 完善機構,存史為鑑——松遼各族的史學

第二十一章 悠韻婉轉,雋永丹青——松遼各族的藝術

第二十二章 矯捷武勇,競技嫻熟——松遼各族的體育與遊藝

後記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