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門街

江蘇省南京市一條街道的名稱,名字始於明朝,現在東起建設北路,西至精營東邊街

東西走向

東起建設北路,西至精營東邊街。系歷史延用名稱。

歷史記載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時南京後,派兵把元順帝趕出北京。元軍退到蒙古一帶,伺機欲動,圖謀復辟,並時常威脅晉冀。朱元璋為鞏固他的統治,將太原到為九邊重鎮之一,把大同、太原為“九邊”中的首要城市。於洪武三年(1370),封其三子朱木岡為晉王,以坐鎮并州。於洪武九年(1376)由朱木岡的岳父永平侯謝成,擴展太原城,規模比宋建太原城大一倍,設八門八關,城高池深,堞林立,堅固雄偉。朱木岡於洪武十一年(1378)來到太原,即在今精營街帶修築王府“宮城”。“宮城”是一座方形土城,辟四門,東邊的門叫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南為南華門、北為後宰門。東華地址在今教場巷15號以南。現在的東華門、雙龍巷還曾稱為官巷。一九三四年,復名東華門。經太原市人民委員會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3號文,確定為東華門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