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莊鄉孔家莊

孔家莊地處寧陽縣第一山--鳳仙山山麓,風景優美,民風淳樸。 鳳仙山在寧陽縣東莊鄉的南部,為寧陽、泗水兩縣的界山。 走近鳳仙山,迎面而來的是宮母峰。

歷史沿革

山東省寧陽縣東莊鄉孔家莊是建於元末明初,由繆姓從浙江逃荒至此建村。據繆姓人家流傳,該村始建者乃是一秀才,為了能夠沾些孔子福蔭,故所建村莊稱為孔家莊,而非繆家莊。

人口

孔家莊現有285戶,人口合計980人。自2000年以來,隨著大學生的增多,人口不斷向外遷移。截止2011年底,該村共出了1位博士,6位碩士,近20位大學本科生,大專生已超過30人。

風景優美

孔家莊地處寧陽縣第一山--鳳仙山山麓,風景優美,民風淳樸。至2011年底,該村所處鳳仙山風景原始

孔家莊-鳳仙山(10張)獨特,自然景觀眾多,如宮母峰、通天谷、紅石崖、大石峽、朝陽洞、神仙泉等等,還可以邊觀看邊品嘗純天然蜂蜜,可垂釣於百萬方水庫,更可以摘些山果,如蘋果、梨、李子、栗子、拖排(野生水果名字音譯)、赤梨(野生水果名字音譯),還可以去老鄉家去蹭飯。
鳳仙山在寧陽縣東莊鄉的南部,為寧陽、泗水兩縣的界山。主峰海拔608米,是寧陽的最高峰。清鹹豐元年重修《寧陽縣誌·山川》記載:“鳳仙山,在縣東南九十里(陳村南),即‘通志’所云南山起。……山勢綿亘數十里,有玉皇堂岱雲寺。”因四方民眾常上山進香供奉神仙,清代曾改名奉仙山。
走近鳳仙山,迎面而來的是宮母峰。宮母峰拔地而起,赭紅色的怪石掩映在紅花綠葉之中,層層疊疊,從山腳一直排到山頂。峰頂之上,又托起小山一樣的一場面巨石,曰宮母石。從東側看,宮母石有兩塊巨石組成,一石如人,端坐於前,似舉目遠望,又似在側耳細聽,神情專注。一石在後,如一畫屏。據當地人傳說,此石是天宮的王母,故稱宮母石。宮母石有靈,專為人間賜福,有求必應,求子得子,求財得財,求壽得壽,求福得福。舊時,一年四季天天有人來此燒香上供,絡繹不絕。
翻過宮母峰,視野一下子開闊了許多。鳳仙山從東至西如一幅山水長卷,它東起穆寨頂,西至鏡山,頭西尾東,東西綿延十餘里。山巒起伏,群峰交錯,連綿不斷,逶迤不絕,如雲中藏龍,擋住了半邊天空。站在山腳下,仰望通天絕壁,宛如一幅十里長卷。鳳仙山古木參天,懸崖矗立,怪石嶙峋,洞穴幽深,山水倒映,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峨嵋之秀於一身,連同眾多的景點、優美的傳說,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姿。
站在山陰,面南而立,有陽光從雲縫中瀉下,背光強烈,投在長長的山脊峰頂,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峰頂山脊上,疏疏密密地橫排著一列巨石,炮樓石、撐天柱、朝天吼、獨角龍、蘑菇石……一字排開,如屋脊上的跑獸,怪狀奇形。巨石間,間雜著少許大樹,樹石間,有著大小不一的缺口,缺口處鑲嵌著明亮的形容,顯得出脊峰頂透而薄,好像經過了精心的剔挖和修整,是一幅美妙的剪影。
鳳仙山的奇絕處是中間一段紅石崖。紅石崖像是被什麼力量托起的一堵牆,真上直下,近乎垂直。紅石崖兩峰之間,有一道山谷,曰通天谷,順著通天谷向上,可登峰頂,但谷中無路,被稱為絕道,能上不能下,想下山,須繼續向前,翻過峰頂,順南坡而下,至山下便是古代名硯之一柘溝硯的產地——泗水縣柘溝鎮。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中一日,勝過山外十年。到鳳仙山去,那裡有千種神奇,萬種美妙等著你發現。你的情懷,你的哲思,會隨著霧嵐一同升起,你會感到,你就是山,山就是你。

交通

孔家莊交通便利,西距京滬鐵路磁窯站、104國道10公里,距京福高 速公路入口12公里,距京滬高速公路入口20公里。現有柏油馬路直通村內,非常適合家庭自駕一日游。對於公共運輸的,可從泰安市內、寧陽縣城、華豐鎮、新泰鎮等城鎮直達朝柴公路(東西向)北陳村站,在此向南行1公里左右即到孔家莊(可步行亦可坐蹦蹦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