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珠山

東珠山

東珠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山不高,據記載數十年前是海拔150米。

東珠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山不高,據記載數十年前是海拔150米。近十幾年來,由於無計畫開山取石,
東珠山瀑布東珠山瀑布
剩有海拔80米。就是在這樣的高度,這樣的山勢,在150畝的周圍,經過不到一年的整治,東珠山山體公園以驚艷的姿容展現在世人眼前。
和鳴沙山的腳浴於月牙泉,雲龍山的腳浴於雲龍湖一樣,東珠山的腳沉浴在金龍湖。山無水不靈,水無山不秀。有金龍湖水的侵潤,東珠山便占有了靈氣。從金龍湖東岸向前,拾級而上,穿過刻著“觀止”二字的牌坊式山門,在逶迤的石徑引領下,才到半山腰,四周的景觀就留住了遊人的腳步。山路迂迴幽深,山丘突兀孤拔。樹木清秀舒展,池潭碧波蕩漾。從頂峰眺望,一邊是連片的高聳入雲的現代化建築,一邊是和遠方蔚蘭天色融為一片的平展綠野。山體之間,一座拱形橋接連南北,讓兩邊的遊人關心著各自的對岸。橋下兩側,一側一泓清潭,像山的一雙明眸。名曰日潭月潭。潭四周遍植名花佳木。雖值三九嚴寒,那青樟、桂花、女貞子等仍頑強地奉獻著蔥綠。拱橋南端,是一片裸露的山體,山石的走向脈絡色澤盡呈於世。登山雲梯、索橋、賞月台、仙岩遺韻、摩崖石刻、龍池印月……景點像鬼斧神工,結構巧妙,布局精當。
東珠山瀑布東珠山瀑布
徐志摩說:“康橋教我睜開了眼睛。”康橋之於徐志摩,正類似東珠山之於我。它令人驚訝,一年前還是滿目瘡痍的野山包,今日竟成了“修復生態,覆綠留景,凝練文化,拉動經濟”的山體璀璨明珠。它令人感慨,如果沒有讓徐州騰飛的雄才大略,豈能有這顆經濟開發區的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