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牛泉村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秦東貴1976年12月-1996年1月 秦保華1989年3月-1999年1月

一、村莊簡介
東牛泉建村年限無考。相傳四百多年前,此處有一盧姓員外,家境富裕,他養牛99頭,並雇有夥計為其幫工。另外,此處還有一自然泉眼,泉水冬暖夏涼,村人稱其為“溫泉”,又稱“老泉頭”。每天,盧傢伙計都將牛趕到泉邊飲水。有一天,夥計發現了一件怪事,即將牛趕出時是99頭,可到泉邊飲水時卻是100頭,連續幾天都是如此,他感到很蹊蹺,便設法弄清此事。他將盧家牛的牛角上均系一紅布條,用以分辨,結果這次將牛趕到泉邊飲水時,又發現有一頭角上無紅布系的牛擠在牛群里。夥計以為此牛是妖怪,於是揚鞭用力抽過去。牛中鞭後狂怒,兩角拱地,奔跑起來。它奔跑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溝,直達汶河。自此泉水便源源不斷地流向汶河。此牛被稱為“神牛”,村子從此也名為牛王泉村。後因重名,冠以“東”字,至1949年,改為東牛泉(村碑載)。
東牛泉村的人口主要由秦、鹿、姜三姓組成。明洪武三年,此處因發生瘟疫,人口稀少,朝廷為改變此現狀,命將他處人口遷入,秦姓於是從河北省棗強縣遷至此地建村,並借牛泉將村名定為牛王泉。鹿姓明初自河南鹿邑縣遷入(《萊蕪縣誌》載)姜姓則無實據可考。解放前,三大姓在本村均有其立足之本,可謂各有千秋。三姓富戶擁有油坊兩座,酒廠一處,以及德慶恆和吉盛鋪號,其分店鋪也隨設在南北街兩旁。後來,世事的變化打破了百姓擁有的這份安寧,村中一些富裕民戶經常遭到土匪的搶劫,搞得人心惶惶,雞犬不寧。為抵禦外來搔擾,村中一些有識之士組織成立了紅旗會。紅旗會領導民眾在村莊外圍修建了圍牆。圍牆長2000餘米,高3-5米,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每晚都有紅旗會會員輪流站崗放哨,從而起到了保家護院的作用。現在村的北部仍存留有圍牆的遺蹟。但是,到抗日戰爭年代,圍牆的作用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1940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山東,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企圖以武力來控制和征服齊魯大地。他們以紅旗會為基礎成立了自衛隊(實為漢奸隊),牛泉的圍牆在他們看來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堡壘,於是,他們進駐牛王泉村,並建立了日偽第三大隊。大隊除了起到盤查和鎮壓本村抗日力量的作用外,還負有監視周圍村莊抗日力量的責任,1943年3月2日,就是因為漢奸的告密,致使敵人逮捕本村抗日軍人及民兵家屬32人,並將他們押至高莊坡草窪。後來,區武工隊亦抓漢奸家屬數人,並以此為為交換條件才使受害人得到解救。偽三大隊在牛泉盤踞四年之久,1945年8月14日,新四軍解放了牛泉,日偽軍才被徹底驅趕出去。
萊蕪是革命老區,東牛泉村在戰爭年代為革命做出了較大貢獻。1937年,本村的秦克泗、鹿秀芳等人因西牛泉村黨員鹿省三的動員,成為第一批共產黨員。到1935年,黨員人數已達到32名,並先後有七名革命烈士為國捐軀。現在,在東牛泉村東部矗立著一座千秋亭,亭中有一烈士紀念碑,上書“氣壯山河”四字及七位烈士的履歷,他們的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著牛泉人民。此外,本村的紅軍戰士鹿正明在抗美援朝時曾任塔山英雄團團長,回國後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接見。鹿益三同志因革命工作需要南下,後來留在廣東,解放後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秦克信在解放西北後亦留任甘肅武威軍分區司令員。總之,他們都以自己的熱血和功績贏得了本村人的敬重和愛戴,同時他們也成為本村人的驕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5年,東牛泉村成立了兩個初級社,分前社、後社。1958年.與西牛泉合為高級社,同年10月成立了人民公社,東牛泉村隸屬牛泉公社,並成為公社的政治文化中心。1984年建立牛泉辦事處,東牛泉屬牛泉辦事處,1985年撤處並鄉,原牛泉辦事處,分為牛泉鎮、聖井鄉,東牛泉屬牛泉鎮。2001年,聖井鄉併入牛泉鎮,東牛泉仍屬牛泉鎮。今仍是牛泉鎮的政治文化中心。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東牛泉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各項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村里先後建起了汽車大修廠、旅館樓、商貿大樓、飯店、綜合商店並沿街建起了38棟商品房,成立了運輸隊等,年創利潤幾十萬元。隨著集體經濟的壯大,私營經濟也蓬勃發展起來,如鹿氏百貨批發部,彭家理髮連鎖店,秦氏豆腐坊,養雞專業戶,饃饃頭坊,家電修理部,汽車修理部、電氣焊、運輸專業戶等等,年收入少則萬元以上,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人人有活乾,家家有收入。原來低矮的草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設計新穎、漂亮美觀的居民樓,彎曲狹窄的街道變成了寬闊、潔淨的柏油馬路,水泥路。2000年,村里又改善了辦公條件,建起了三層辦公大樓。2002年,村里又投資12萬元打深井一眼,並進行設備配套,使東牛泉村和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各生活區都喝上了自來水。為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鐵礦產資源,2002年,東牛泉村又投資40多萬元,新建造了選礦廠一座,大力發展加工業,安排了一部分剩餘勞力。
如今,東牛泉村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展望未來,東牛泉村更是信心百倍,他們將以自己的熱誠和智慧把本村建設得更加文明、秀麗和富裕。
二、人文自然
①老泉頭 在村的東北方向,離村有100餘米,泉水冬暖夏涼,至於因何得名無考,原來泉水非常旺盛,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風調雨順的年景即有水,否則無水後固在此修建磚瓦機械廠,老泉頭遺址被划進磚瓦機械廠院內。
②圍牆 1926年修建,長約2000餘米,高3—5米,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因圍村(老村)一周,故名圍牆,旨在保家護院。
③烈士紀念碑 1946年,由東牛泉村的進步團體共同建立,旨在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碑的上方刻有“氣壯山河”四字。左側書:慨自事變 倭奴猖狂 大好中華,畿陷淪亡·有志之士 效命疆場 捐軀報國 英名堪揚 一村標率 民族之光 前仆後繼 奮鬥加強 壯烈精神 可欽可仰 刻石紀念 永垂無疆。右側是七位烈士的姓名及履歷,起初紀念碑立於東牛泉村(舊村)的交通要道.旨在使南來北往的人們都能看到,以發揚光大烈士的革命精神。1998年在老紅軍戰士鹿正明的要求下,紀念碑被送往革命烈士紀念館。1999年,村里為教育激勵後人,將此碑從紀念館運回,並在村的東部修建千秋亭以使烈士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三、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鹿秀蒲 1940年參加革命,1941年被捕遇難。
賀傳文 1940年參加革命,1941年被捕犧牲。
劉志勝 1939年參加革命.1942年於頭河戰鬥犧牲。,
秦克文 1939年參加革命,1942年於馬鞍山戰鬥犧牲,
鹿秀勤 1939年參加革命,1942年吉山戰鬥犧牲。
秦克泗 1939年拳加革命,1940年綠磯崖戰鬥犧牲。,
秦香濤 1938年參加革命,1941年高莊戰鬥犧牲。
另有鹿教成、姜連碧、秦紹時三位烈士履歷及犧牲時間無考。
(二)、歷任村支書
1945年-1946年11月 鹿秀芳
1946年11月-1953年10 秦連海
1953年10月-1955年10月 秦紹友
1955年10月-1959年10月 鹿麗珍
1959年10月-1960年12月 李玉玲
1960年12月-1966年8月 秦東升
1966年8月-1970年3月 秦保華(核心領導小組組長)
1970年3月-1976年12月 秦東貴
1976年12月-1996年1月 秦紹禮
1996年1月-1999年1月 秦紹武
1999年1月-    秦尚劍
(三)、歷任村主任
1945年-1947年10月   秦英啟
1947年-1955年10月   鹿學賓
1955年10月-1959年2月 鹿方啟(高級社長)
1959年-1964年   賀成松(大隊長)
1965年-1966年8月   賀新友(大隊長)
1966年8月-1970年12月 秦保華(革委王任)
1971年1月-1979年3月   支書兼任
1979年3月-1984年2月   秦東升(大隊長)
1984年2月-1986年3月   秦保華(大隊長)
1986年3月- 1989年3月 秦保華
1989年3月-1999年1月   秦保太
1999年1月-   姜春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秦尚春 現任濟南城建局排水管理工作處書記(正縣級)
秦尚荷 曾任上海市展覽館館長(正縣級),已退休
鹿德富 現任萊蕪市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鹿啟祥 現任萊蕪市檸檬酸廠廠長、副書記、紀委書記
秦保訓 曾任萊蕪市國土資源局副縣級幹部,已退休
鹿啟端 現任泰安石化集團副總經理
賀新水 曾任萊蕪市新華書店書記.已去世
秦亞兵 原在安徽省合肥市工作(副縣級),已退休
鹿俊東 曾任萊蕪市聯社調研員,享受副縣級待遇,已離休
鹿鳴瑤 曾任萊蕪市輕工業局副局長,享受縣級待遇,己離休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秦立新 高級工程師,原在西安市東風儀表廠工作,已退休
秦尚蘭 副教授,現在山東大學任教。
鹿向岩 又名鹿秀惠,高級工程師,原在湖北江漲油田工作,已退體
鹿啟勝 中學高級教師,在在萊蕪十七中工作.已退休
秦東源 男,61歲,中學高級教師,原在牛泉鎮中心中學工作,已退休.
秦尚太 中學高級教師
姜連忠 中學高級教師
(五)、東牛泉名人
鹿正明 又名鹿秀蘭、鹿秀岩:生於公元1912年12月16日,2001年1月11日在南京軍區福州總院逝世。他少年時期就接受進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193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萊蕪縣交通員及牛泉支部書記“七七事變”後,參加徂徠山起義,抗日戰爭中,先後參加了司家嶺戰鬥及馬家廟、葛莊和吉山突圍等戰鬥。在埠村戰役中,固戰績突出,所率部隊被八路軍總部命名為“鋼四連”、“鐵六連”。解放戰爭中,率部參加了菏澤、三次討吳、魯南會戰、萊蕪、孟良崮、洛陽、開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戰鬥。先後九次身負重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1950年10月,鹿正明率領志願團先遣入朝,歷經一、二、三、四、五次戰役。凱鏇之日,彭德懷司令員百里出迎,並高度讚揚,回國後,參加了毛澤東、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英雄團長慶功酒會。1970年,周總理點將,總參、外交部任命他為中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遠赴非洲。在他的戎馬生涯中,先後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勳章、三級解放勳章、兩次授予一級戰鬥英雄、四次榮立二等功。1949年10月1日,作為英雄團長應邀在天安門觀禮台參加了開國大典。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抗美援朝時,被朝鮮最高人民會議授國旗勳章。
鹿益三 1921年6月1日出生,家境較好。1941年1月參加革命,先後擔任過魯中部隊二團糧貿股股長,357團供給長等職務。他一路北上南下,參加過若干戰鬥,戰績卓著。廣東省解放後,留任廣東省商業廳辦公室主任,並先後擔任過廣東韶關地委副書記、廣東商業廳書記兼廳長、廣東省人大代表等職務,現已離休。
秦克信 1920年出生,家境貧寒。1939年參加革命,先後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四平戰役、解放海南島戰鬥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又在朝鮮工作一年,回國後,先後在南京步兵學校、甘肅天水步兵學校工作。後來任甘肅武威軍分區司令員。現已離休。
四、特產平台
東牛泉村鐵、木、石匠等手工業也是聞名遐邇,特別是姜連西的石磨、秦連洪的風箱,堪稱一絕。鹿振水的獨輪木車更是為人稱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