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平潭碗礁一號出水瓷器

內容介紹東海平潭碗礁1號沉船遺址是2005年一項重要的考古發現,並且由於出水了大批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生產的外銷瓷器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碗礁1號沉船遺址地處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北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港口,南達泉州、廣州等貿易港口遠至東南亞地區,是南北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目前仍是5000噸級以下船舶的通行航線。 對這一重要的沉船遺址開展水下考古工作,對於進一步推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及古代造船史、古陶瓷史等相關學科的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內容介紹

東海平潭碗礁1號沉船遺址是2005年一項重要的考古發現,並且由於出水了大批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生產的外銷瓷器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發掘表明,沉船承載物主要以瓷器為主,瓷器為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鎮民窯產品,累計出水17000餘件。主要器型有將軍罐、大盤、花觚、尊、香爐、罐、碗、深腹杯、中盤、器蓋、淺腹碗、小盤、小碗、小杯、粉盒、筆筒、小瓶、小盞、洗等,另外還發現有石質硯台、銅錢和銅鎖等。因沉船遺址埋藏較淺,發現之初遭到的大規模盜掘,使船體本身同樣遭受嚴重破壞。 碗礁1號沉船遺址地處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北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港口,南達泉州、廣州等貿易港口遠至東南亞地區,是南北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目前仍是5000噸級以下船舶的通行航線。碗礁1號出水的文物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對這一重要的沉船遺址開展水下考古工作,對於進一步推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及古代造船史、古陶瓷史等相關學科的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